波蘭尋人之旅鍾景輝人生不如戲

波蘭尋人之旅鍾景輝人生不如戲

每個人背後都有個故事,鍾景輝最近為拍於今晚在亞視首播的《尋找他鄉的故事V》,由幕後配音跑到幕前,跑遍波蘭,尋找當地中國人的故事,有老伯離鄉數十載、有音樂家希望建中國博物館、有廚師離開家人覓理想等。
鍾景輝話喜歡「尋人之旅」,卻捱盡辛苦,又要捱凍,人生路不熟,工作上還遇到不少困難、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鍾景輝發覺,戲劇雖如人生,但人生不如戲劇,因沒有藝術家為你安排一切,相對較難應付。

記者:馮淑玲 攝影:楊錦文(部份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波蘭足迹
-16oC腳痳痹戶外尋人
鍾景輝早前去了波蘭,這是他第一次到東歐,看到鍾景輝穿着厚厚的大褸、戴着頸巾手套、站在白茫茫的雪地上的照片,感覺他好瀟灑飄逸,不過,他卻說這次波蘭之旅很辛苦。
「呢度好早就天黑,晏晝三點半到三點九就黑晒,所以我哋要好早起身,趕喺白天拍完外景;天黑後,就改拍室內景,返酒店又要睇拍好嘅片,有乜要修改或補充,比較喺香港做嘢辛苦好多,起碼喺香港重有一日休息,但喺外面十幾日,幾乎每日都要工作。」
有次,他們為找當地中國人做訪問,曾試過零下十六度跑到戶外,因出門時預計不到會如此凍,全部人都沒穿着早已買了的雪靴,結果踩在厚厚的積雪上,雙腳都痳了。

被訪者爽約迷失火車站
最慘還是工作上遇到困難,「未出發前,有啲被訪者已經答應好做訪問,點知去到之後,臨時變卦。好似有個中國人,坐過監,佢本來答應見我哋,點知佢太太唔畀佢出嚟,結果取消咗;又試過有個被訪者,我哋去到至發現佢病咗,唔可以接受訪問,被迫要搵另一個,所以有好多突發嘢要去到先知道。」
就如坐車都可能會有突如其來的問題。「有一日我哋坐火車,由波蘭南部去北部,到波羅的海附近的一個小鎮,要坐十幾個鐘火車,因為對嗰度嘅火車站唔熟悉,又唔識講波蘭話,十幾件行李,又重又大件,走來走去,搵咗好耐都搵唔到個站喺邊,好彩最後有個波蘭中國人幫我哋。」
但他們卻發現火車包廂太細,不夠放十多件行李,被迫將部份行李放到另一包廂內,而十多個鐘的火車行程,他們都是坐着,不能睡覺。「以前出國都冇咁辛苦,同演藝嘅學生去埃及、希臘,甚至羅馬尼亞同美國,參觀當地嘅劇場、表演同學校,都唔使好似今次咁,做咁多訪問,又咁多後期工作,成個人都好攰。」

老伯心繫故鄉五十年
雖然辛苦,收穫卻大,因這是鍾景輝第一次出國尋覓人的故事。「我向來喜歡聽別人嘅故事,每個故事都帶畀我唔同嘅感覺,有感慨、有驚訝、有感動。」
這次到波蘭六個城市,他接觸到六個不同的故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位離鄉別井多年的曲老伯。
「佢五十年前嚟到波蘭留學,原本打算他日學有所成,回鄉報國,點知被迫留喺波蘭,重失去中國國籍,佢覺得背叛咗國家,好歉疚,拒絕同中國人接觸;但十年前,佢遇到一位由山東嚟嘅青年,開始咗一段莫逆之交,令到老伯再次打開心扉,重新認識中國人、中國事,佢𠵱家籌緊錢,打算喺有生之年能夠返鄉下一次。」

求存經歷發人深省
此外,還有中國學生到波蘭學畫畫,畢業後以畫畫為生,並希望能在波蘭開辦中國博物館。另有一名中國女子,到波蘭做廚師,她在中國雖有丈夫女兒,但追求波蘭自由廣闊的生活,寧願幾年才回家一趟。
鍾景輝語重心長地說:「睇到華人喺唔同嘅國度奮鬥,掙扎求存,投入當地社會生活,佢哋各有因由,有啲係被賣豬仔、有啲係被迫過去、有啲係嫁到當地,但無論原因係乜,佢哋適應當地生活、求生嘅過程,好值得我哋反省反思,點樣喺困境中面對逆境,尋求解決嘅方法,呢啲都係好值得我哋思考嘅問題。」

戲劇人生
《小城風光》悟人生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故事,鍾景輝喜歡戲劇,正因那是研究人的一種方法。「點樣搵角色嘅重點同作用、研究角色身體語言、思考方法等,將所有劇本畀你嘅感覺加起來,才能成功演出角色,我呢份興趣好大,個角色同自己性格愈唔同就愈好,唔使做番自己,挑戰性大好多。」
演出多年,他最喜歡的角色是《推銷員之死》內的推銷員、《瘋癲皇帝》內的亨利四世及《風雨守衣箱》內的衣箱管理員,而影響其最深的是美國劇作家懷爾德的《小城風光》。「個劇係講生老病死,主角係個女仔,佢死嘅時候,先至發現自己年輕時冇關心過媽媽,這令我覺得要多關心身邊嘅人同事,我覺得這類劇應該每五年做一次,等年輕人睇咗,感覺到人生嘅意義。」

阿Q精神減悲痛感
回看自己的人生,鍾景輝覺得自己遠較波蘭華人幸運,因他是為興趣而活。「我好好彩,一生都做自己喜歡嘅嘢,就係戲劇,父母一直都支持我,尤其是五十年代初,我要去美國耶魯大學念戲劇,其他人會覺得冇乜嘢用,但我父母就好支持我,認為行行出狀元,若當初我冇去,𠵱家我可能做緊自己唔鍾意嘅嘢,就唔會好似𠵱家做人咁樂觀。」鍾景輝現在雖已退休,但仍不斷參演舞台劇和電視劇。
雖說戲如人生,但鍾景輝卻不認為人生如戲。「因為人生唔似戲劇,無藝術創作,無經過思考安排,做起嚟會更難應付。但只要每樣事都轉個角度睇,又或用阿Q精神去睇,會對事情嘅厭惡感、憎恨感同悲痛感減少好多,只要用不同角度,就有不同感覺。」

鍾景輝小檔案
姓名:鍾景輝
別名:戲劇大師、KingSir
年齡:65歲
學歷:培正中學
美國奧克拉荷瑪浸會大學演講及戲劇系學士
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藝術碩士

教學:
1962-67 回港任教於浸會學院
1967-85 轉做浸會學院兼職講師
1983-2001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院長

職業:
曾任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經理(節目及製作)、麗的電視節目監製、助理總經理、副總經理及亞洲電視副總經理等

演出:
舞台:曾執導或參演《蝴蝶君》、《風雨守衣箱》、《蝦碌戲班》等65齣舞台劇,而99年導演《劍雪浮生》更創下在港演出一百場的紀錄
電影:《最愛》、《傾城之戀》、《少年賭神》等

電視旁白:
《絲綢之路》、《尋找他鄉的故事》系列、《孫中山》等

獲獎:
4度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獎(92、93、96及97年)及最佳男主角(94、95、96、99年)
1994 香港戲劇協會10年傑出成就獎
1999 香港藝術家聯盟頒發藝術家年獎(舞台導演)
2000 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成就獎」
2001 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