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員舉宣傳牌 到各街市搶客<br>超市減價 肉檯生意減五成

派員舉宣傳牌 到各街市搶客
超市減價 肉檯生意減五成

【本報訊】本港的豬肉生意額一日高達五百多萬元,在兩大超級市場掀起豬肉減價戰下,本港街市的部份肉商聲稱生意驟減五成,並於昨晚召開緊急會議,商謀對策,包括醞釀罷市。有肉商批評,五豐行獨攬本港入口內地豬肉的供應,讓百佳以較低價格購得豬肉,再割價零售,對他們不公平。不過,百佳否認他們獲五豐行提供價格優惠。 記者:陳沛敏馮永堅鄭豐俊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肉商對記者稱,超級市場昨日不但調低新鮮豬肉的零售價近四成,更派人到各主要街市展示紙牌宣傳,對他們「趕盡殺絕」,嚴重影響他們的生計,長遠會打爛他們的飯碗,迫使他們不得不團結起來,商討對策。有不願透露姓名的豬肉買手稱,有超市可以每斤十二元五角的價格向五豐行購入豬肉;但他們的入貨價每斤要十五元至十六元。

減價影響生意
紅磡市政街市肉檔東主黃太謂,超市減價對他們的生意暫未有明顯影響,因為他們做熟客生意為主。但她指出,由於他們的豬肉的來價每斤要十五元至十六元,難有減價空間。另一肉檔的店員陳先生則批評,百佳是大集團,財雄勢大,他擔心對方持續減價,會影響他們的生意,他自己也可能因此失業。
昨晨九時許,一名受聘百佳的工人手持宣傳百佳豬肉價格的紙牌,現身紅磡市政街市,遭多名肉檔檔主喝罵,指他「搶生意」,叫他「走遠啲」。結果,他請示公司後,到離開街市遠一點的地方繼續宣傳工作。
不過,百佳超級市場發言人回應時強調,粉嶺的豬肉切割場為五豐行全資擁有,他們完全沒有參與投資,他們也沒有獲得五豐行提供任何價格優惠,減價的空間是透過提高營運效率及生產力,並採取薄利多銷的策略,預計令豬肉的銷量增加五倍。她又重申,目前市民購買豬肉九成來自街市;一成來自超市及新鮮糧食店,因此仍有很多的市場發展空間。

壟斷應予打破
惠康超級市場發言人接受查詢時則表示,他們不知其他商戶購入豬肉的批發價格,只是本身盡量爭取最佳的價格,至於他們減價後的豬肉零售價與批發價的差距,她不願透露。
理工大學商業學系副教授林本利昨日回應時指出,本港依賴內地入口牲口及糧食,卻往往由五豐行及廣南行等壟斷,政府及消費者委員會應研究如何打破壟斷的局面。他又認為,若壟斷的局面持續,街市商販也難有議價能力,只有向政府施壓。
資料顯示,本港每年每人平均吃十六點五公斤的豬肉,每日消耗六千三百頭豬,以批發價計算,一天的生意額便達五百多萬元。

從業員或失業
港九新界生豬買手同業會、香港豬肉行總商會等團體的二十多個代表昨晚召開會議,商討對策。他們考慮約見五豐行,要求以與超市相同的批發價購買豬肉,否則會罷買,即變相罷市。他們稱,本港近萬個肉檔,相關行業的近十萬名從業員將可能失業。香港豬肉行總商會理事許堅更批評:「政府助紂為虐,協助超市壟斷,製造失業。」他希望政府向五豐行施壓,製造公平競爭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