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訪美成功有助接班

胡錦濤訪美成功有助接班

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今日結束美國訪問回國,在美國傳媒一片胡錦濤熱、視他為中國未來的當然領導人之際,內地傳媒仍保持低調,即使他與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會面也未見廣泛報道。不過,美國和本港的學者均認為,胡錦濤此行是成功的,有助他接替江澤民出任新一代領導核心。

胡錦濤昨日到達訪美最後一站三藩市。他在市長布朗舉行的歡迎晚宴上發表演說,總結美國之行的成果。

非友即敵時代成歷史
他說,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那種國家之間不是盟友就是敵人的時代早已成為歷史。
他強調,中美關係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但令人欣慰的是,困難總能被克服,危機終將被化解,這充份說明,中美關係有着強大的生命力。他願為促進中美經貿合作做出更大努力。
美國的中英文報章昨日仍到處可見胡錦濤的消息,報道他與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副總統切尼等人的會晤。相反,內地的傳媒對有關報道依然低調處理,《人民日報》雖然在頭版報道了胡錦濤與美國領導人會晤,但頭條新聞是「全國各地群眾歡度五一」,北京受市民歡迎的小報如《北京青年報》、《北京晨報》等,甚至完全沒有報道,與胡訪歐及江澤民訪美形成強烈對比。
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內地報章只是沿用慣常的報道規格,在胡錦濤正式接班前不可能有所突破,並非顯示胡錦濤接班出現阻滯。
路透社報道,胡錦濤的美國之行原本很有可能是災難性的,中國領導人同意此行之前也曾進行長時間和激烈的鬥爭,因為胡講錯一句話,或者美國城市一個大規模反華示威,都會引起兩國關係緊張,令關係倒退。
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前總統克林頓的中國問題智囊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認為,胡錦濤的訪問非常順利,「他沒有犯錯,且在與美國領導人接觸時表現良好」。

談吐顯示接班人地位
胡錦濤訪美期間多次提及台灣問題,又提出中美關係發展四項原則,顯示其接班人地位。
香港城市大學講座教授鄭宇碩認為,胡錦濤訪美之行,表明他的接班態勢是穩定的。他能夠出訪美國,是其接班人地位的確定,而美國也樂於以準元首的規格接待他,接受中國領導層的接班安排。美方表示接受胡錦濤提出的中美關係四項原則,也是給足了面子。
本報記者/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