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廚廣州兜轉闖出路

港廚廣州兜轉闖出路

採訪當天下午,廣州西關飄着微雨,氣溫驟降至十五度,酒樓經理隔着落地玻璃望着街外疏落的行人,緊鎖雙眉說:「看來下午茶市,以至晚市的客人都會大受影響……」沒料到後來冒雨前來的客人愈來愈多,幾乎坐滿了全家酒樓。
下午三時多了,酒樓老闆之一的關師傅才匆匆趕到,原來關師傅在香港從事飲食業二十多年,是香港頗具名氣的大廚。異常忙碌的關師傅說話滔滔不絕、中氣十足,說到激動處更手舞足蹈,採訪期間,桌面上兩部電話響個不停。

人事迥異碰一鼻子灰
他說,自己在香港經歷過七三年和八九年等多次逆境,到了九七年,眼看香港人炒樓炒股,愈來愈瘋狂,加上生意上的不如意,促使他毅然結束在港的兩家酒樓,隻身到人生路不熟的廣州「闖天下」。豈料內地人事作風、行事文化與香港差異很大,兜兜轉轉幾年,使他碰了一鼻子灰,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幸得內地友人扶助,於去年底開設這家以元朗盆菜為賣點的酒樓。

開業後生意一直很好
開業以來,生意一直很好,算是比較成功的例子。
關師傅說:「喺香港,一個廚師萬幾蚊人工,加上假期、福利,一日要七百蚊左右,𠵱家香港一碟乾炒牛河二十幾蚊,咁,你話啦,你一日要炒幾多碟牛河先夠你份糧丫?重有其他人嘅人工未計喎!香港啲租又貴,勞工法例對僱主又愈來愈苛刻,點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