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隊在昆明備戰,有人統計過圍在場邊的各路記者,最後的結果是本土老記160位,高鼻藍眼的50位,也就是說中國隊20多個人訓練,採訪的記者是他們的10倍。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外國記者的登陸,想當初沒進世界盃的時候頂多有兩、三個日本、韓國老記來湊湊熱鬧。
一個星期下來,從米路到隊員累得半死,不僅要訓練還要對付這些說着各種語言的人,縱然老米將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英語說得滴溜轉,也還是難以滿足各位的要求。隊員們怨聲載道,足協官員也開始厭煩。不過我倒覺得這是一件大好事,如果中國隊沒有衝進世界盃,如果沒有米路這位國際足壇的高手,大概沒人會爭先恐後地往昆明跑。米路說十強賽後,他幾乎接了幾百個電話,接受了幾百個專訪,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有關米路和中國隊的文章。中國隊如今的知名度越來越高,無論是美國《體育畫報》還是法國《隊報》的記者都告訴我世界盃他們要去看中國打巴西,他們想看看米路第三次在世界盃上帶領弱隊和巴西交手。他們最感興趣的當然是老米,然後才是他帶領的球隊。
世界盃之後,米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的選擇無疑是離去,這也是他一貫的風格。然而,聘請外教的習慣我們應該延續下去,而且一定要請大牌的,因為有了他,中國隊才會獲得更多的眼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