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落成仍多 將軍澳元朗成重災區<br>空置住宅單位6萬創新高

未來落成仍多 將軍澳元朗成重災區
空置住宅單位6萬創新高

【本報訊】一手樓盤近來銷售理想,但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最新統計數字,2001年全港私人住宅單位空置量達6.05萬個,創歷史新高,當中更有約30%是去年新落成單位。去年私人住宅樓價及租金,分別下跌13%及7.1%。未來兩年私人住宅落成量仍維持在2.8萬至3萬個,業界估計整體樓價實難有上升的空間。

差餉物業估價署副署長黃振韶昨日表示,空置量雖是新高,但空置率只有5.7%,不及99年的5.9%。空置率最高的地區在將軍澳、紅磡、元朗及油麻地。他解釋,由於有超過6000單位是在去年12月底才落成,並有逾8300個單位雖已取得入伙紙,但仍未取得滿意紙,不能入住,即使部份單位已售出,仍當空置計算,要待這些單位正式入伙後,才能作較準確估計,故6.05萬個空置量某程度仍未能反映實況。

樓價指數10年新低
去年空置量創新高,主要來自中小型單位(實用面積少於1076方呎),達5.49萬個,同是歷史高位,空置率達5.6%。至於大型單位空置量有5600個,空置率7.3%。黃氏表示,大型單位空置率較高,相信與過去1年本港經濟欠佳有關,令豪宅租售量均下跌所致。
至於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去年報78.4點,回到91年61.1點及92年85.2點之間的水平,也是過去10年多來的新低。去年第4季售價指數較00年下跌13%。黃氏認為,就去年11月至今,每月售價指數都維持在72點至73點之間,相信樓價已穩定。
根據差估署資料顯示,去年私人住宅落成量有2.63萬個單位。而去年整體私人住宅成交量約7.76萬宗,較00年的6.67萬宗升約16.4%。其中一手成交量達2.24萬單位,較00年的1.67萬個升34.5%。至於今年及明年落成量,估計分別約3萬個及2.8萬個,新界區比重各佔75%及60%。而重災區將會集中在離島的東涌及馬灣區、將軍澳、長沙灣、元朗、屯門和荃灣區。
恒基地產(012)副主席林高演雖然仍看好地產市道,但認為其他發展商減價態度不會積極,並對樓價的上調空間有保留。他指出,地產商現時仍採用薄利多銷的策略,希望穩定樓市及出售更多存貨,故相信須待樓市成交量進一步增加,才可推動發展商提價。不過,他認為,隨着經濟好轉,相信會帶旺股票及物業市場。

炒家手持大量單位
九龍倉(004)助理董事黃光耀表示,去年外圍因素直接影響本港樓市的表現,令空置量高企。但近期在利率低企及買家信心開始恢復,市民陸續入市,而空置情況也會慢慢改善。
長江實業(001)執行董事趙國雄認為,去年首3季市況差是導致空置量高企的主因,但近期已有改善,相信未來只有偏遠地區的空置量仍會偏高,其他區都會回落。
滙豐證券地產部主管張一鳴表示,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字在意料之內,估計現時大部份空置樓宇均是炒家於多年前購入,由於當年租金回報不及物價升幅,所以炒家寧丟空單位也不出租。他預期,這些炒家手上的空置單位,為市場另一潛在貨源,對樓市構成壓力。測量師彭兆基指出,現時由於用家主導市場,因此購買力消化後需時間累積,承接力較薄弱,加上未來還有不少供應,相信未來空置量都會維持在高水平,樓價難有回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