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客羊城食盆菜解鄉愁

港客羊城食盆菜解鄉愁

據估計,目前有超過二十萬名香港人長期在廣州工作、居住,人在異鄉,偶有思鄉之情怎麼辦呢?廣州西關有家港人開設、以風味元朗盆菜為賣點的酒樓,一個足夠四人用、有二十多款餸料的盆菜,四十八元人民幣就可吃到,價錢僅為香港的十分一。以後到廣州工作、旅遊的人士,大可約同三數好友,熱熱鬧鬧地「由底摷到面,再由面摷到底」,以吃盆菜解鄉愁。 北上雜誌組

以元朗盆菜作招徠的酒樓位於廣州地鐵長壽路站A出口,交通十分「就腳」,附近的恒寶華庭、文昌花園等屋苑有不少既是香港人、又是老廣州的住戶。酒樓經理陳麗貞說:「每逢節日假期,好多香港人從廣州東站搭地鐵到長壽路,攞住行李,一出站就嚟我哋度,食完嘢先返屋企㗎!」

銻盆代木盆慢火保溫
一鍋熱烘烘的盆菜裏,整整齊齊一層層地排着雞、燒鵝、蝦、蠔、魚蛋、蹄筋、鮮魷、豬皮、燒肉、鵝掌、齋、豬手、蘿蔔、紹菜、馬蹄、芋絲、枝竹、冬菇、豆腐、木耳等二十多種餸料。盆菜一面用慢火溫着,食客一面「摷」自己喜歡吃的餸料。家住西關文昌路的湯先生一家五口對元朗盆菜情有獨鍾,已經來過三次,每次都點盆菜。
近年盆菜的炮製方法推陳出新,除了材料因口味濃淡不同而有所增減,木盆也換作銻盆,煮食燃料也由木柴改作石油氣,但食法就仍然跟足傳統,是由下層向上層翻,目的是令汁滲透所有餸料,上下層的材料都更入味。

48元一盆夠4人食用
專賣元朗盆菜的酒樓附近,有不少廣州著名老字號食肆,諸如陶陶居、廣州酒家和蓮香樓等,但盆菜生意依然源源不絕,好賣的日子,一天能賣出三百多個盆菜。
陳麗貞解釋說,現時西關一帶是以舊城區為主,下崗的工人多,因此這一區的食肆餸菜要大眾化,一個足四位用的盆菜賣四十八元,大約是在香港盆菜價錢的十分一。不過,她強調,做盆菜的用料一定要新鮮上乘,否則價錢再便宜也沒用,再加上酒樓秘製的盆菜醬汁,許多食客吃過「翻尋味」。

知多啲:村菜侍皇帝揚名
據悉,元朗盆菜已有七百多年歷史。相傳南宋末年,宋帝昺為逃避金兵追趕,落難到本港新界,正當隨從四出張羅食物之際,當時的村民得悉皇帝駕臨,為表心意,紛紛將家中最珍貴的食物貢獻出來,倉卒間以木盆權充器皿,盛載佳餚。
此外,村民又挖空心思,將雜項菜式層層叠叠地排在下面,雞、鵝、豬肉等好菜則放置在木盆頂層,以期不致失禮。
時至今天,不少港人過年過節也一家聚首,共吃盆菜,因此盆菜已不僅是元朗美食,也是具有香港文化象徵意義的地道菜式。較早時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辦「香港故事共尋覓」比賽,冠軍得主的作品題目就是《盆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