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亞洲金融風暴曾令區內經濟強國之一的南韓亦風雨飄搖,南韓婦女踴躍捐贈金器以重建國家經濟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事隔不足5年,南韓經濟已再度站立起來,國內最大機構三星更冒升成為世界級企業。
領導三星壯大的最大功臣自然是58歲的行政總裁尹鍾龍(YunJongYong)。這個一直為三星打理日本業務的韓國人於1996年被召回國內,擔任三星電子的行政總裁後,便引入不同的公司文化,成功令三星電子脫胎換骨。
在70年代,三星電子的業務主要生產廉宜的黑白電視;甚至在5年前,三星電子仍要向日本新力及松下等企業購買晶片,以致產品永遠落後於人。但今時今日,三星電子已躋身全球跨國科技公司的前列,所生產的一系列頂尖科技產品,包括精細的流動電話、平面電視及超薄電腦等,已毋須再抄襲人家的設計。去年,三星電子的銷售額達247億美元,盈利有22億,佔去整個集團25家公司總銷售額的1/4,所佔盈利更達3/4。
記得尹鍾龍被委任為三星電子行政總裁後只有短短一年,便遇上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不少外資撤走,南韓經濟一片頹敗,三星電子在98年的業績亦見差劣,每月虧損數以百萬美元。尹鍾龍隨即召集9名高級經理,齊集在一家酒店房間內進行腦震盪,並決定在接着的5個月內要把成本縮減30%。
為了展示破釜沉舟的改革決心,他們每人均準備了一封辭職信,一旦失敗便呈交董事局。接着,連串改革開展,包括減少庫存、把沒有盈利貢獻的分支出售,甚至連高爾夫球會會籍亦放棄,又打破抄襲自日本的終身聘用制度,革除了部份思維守舊的老臣子,改聘留學外國的年輕人。皇天不負有心人,三星電子順利在翌年轉虧為盈,在2000年更錄得逾50億美元的純利。
同年,尹鍾龍委任其得力副手錢泰洙掌管數碼滙流部門,負責電腦及消費電子產品。朴要求旗下工程師設計一部比新力的Vaio更輕更薄的膝上電腦,又鞭策他們研製集手提電腦及流動電話功能於一身,容許用家上網的新產品。
不足1年時間,新產品相繼面世,朴泰洙派人帶着一部新研製的膝上電腦SENSQ760遠赴美國會見戴爾電腦(DellComputer)的決策人米高.戴爾,對方一見便愛不釋手,最終雙方決定合作。新產品由今年4月開始以Dell的品牌在美國推出,所簽署的合約價值高達160億美元。
三星電子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去年所登記的專利產品數量名列第5,僅次於微軟、NEC、Canon及MicronTechnology,但已把大部份日本競爭對手比了下去,其盈利表現更令大部份仍處於虧損狀態的日本名牌豔羨不已。
三星電子的大躍進,與南韓人喜愛新玩意的傳統有關。此個人口只有4700萬的國家,對無線通訊器材和寬頻皆見狂戀。根據官方統計,56%南韓人擁有流動電話、逾半南韓家庭有使用寬頻,與日本只有2.3%家庭利用寬頻上網,可謂天淵之別。
三星電子已成為南韓最成功的公司,在中俄等國家三星亦是頂級的品牌,但在歐美等地卻只能依附着戴爾、康柏、惠普、IBM等,相信是尹鍾龍的憾事。追溯回90年代初期,三星把大量電器產品如微波爐、電視等輸美傾銷,由於庫存過多,三星被迫把產品以大折讓出售,最終令此品牌的形象受損,如今已追悔莫及。
為了修補形象,三星最近不惜大灑金錢進行推廣,希望改變消費者對三星只是次級品牌的印象。此外,三星亦把所有產品抽離那些重視價錢多於質素的大型折扣店如沃爾瑪(Wal-Mart)及KMart等,移師至其他較高檔次的專賣店寄賣。另一方面,三星亦高調地參與大型運動會的贊助,如剛結束的鹽湖城冬季奧運會,贊助費便佔了三星今年逾4億美元宣傳費中的一大部份。
三星電子已建立了本身的科技基礎,品牌地位亦已提高,而與客戶的關係則變得複雜。除了與戴爾電腦合作外,三星亦與戴爾的競爭對手微軟及AOL維持合夥關係,如何可以作出平衡而達到左右逢源的效果,乃三星邁向更成功的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