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人選<br>王永平坐三煞位「兩面不是人」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人選
王永平坐三煞位「兩面不是人」

【本報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是三司十一局中最特別的一位問責局長,是唯一局長由特首董建華明言從公務員隊伍挑選,不會向外另覓人選;此特別設計,可說令現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冷手執個熱煎堆」,突然成為問責官員的大熱人選。 記者:王惠芳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的政治任命可說是個「畸形產物」,董建華隆而重之在立法會公布高官問責制時,亦特別花唇舌解釋,當局曾仔細考慮是否將此職納入問責制,反映當局亦深知將此職政治任命會引來外界的強大反響。
若最後由王永平出任此職,他既是政治任命官員,又同時保留與公務員的聯繫,毋須永久脫離公務員隊伍,日後即使被特首撤職,還可重返回公務員職位,充分反映此職的特殊;本來政治任命與公務員是對立的概念,但當局就巧妙地將兩者合而為一。殊不知此矛盾的結合,學者及政界都批評,此舉無可避免將公務員隊伍政治化。

「屁股坐哪一方」
此職另一個畸形之處,就是政界普遍質疑究竟王永平的「屁股坐在哪一方」。
民主黨議員張文光批評,日後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兩面不是人」,一方面要維護和反映公務員利益,但又要顧及社會整體利益。就算公務員團體也擔憂制度令公務員處於下風。

自信能平衡兩者
本地高級公務員協會主席彭達材相信,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日後即使坐入行政會議,總敵不過其他好大喜功的問責官員訴求,惟有努力按指示削減公務員編制、削減公務員福利等;但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則認為,新的設計並沒有問題。
近日頻頻四出推銷高官問責制的王永平則強調,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並非公務員工會的代表,亦看不見政治任命與維持公務員基本價值有何矛盾。他說:「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能平衡公務員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若兩者分不開,早已『精神分裂』。」

曾被梁籌庭猛轟
素來言談不慍不火的王局長,月來在公務員減薪問題上,亦備受公務員團體和政界的左右夾攻,面對不少壓力。香港公務員工會聯合會主席梁籌庭,就曾當着財政司司長梁錦松面前,大數王永平的不是,指斥他在公務員「瘦身」問題上坐視不理。
上月,王永平出席立法會討論檢討公務員津貼時,也忽然大發牢騷,對議員時而讚賞、時而批評,甚感困惑。
他說:「(議員)今日說你有人性,明日就說你沒人性。」反映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也處於兩面不討好之艱難局面。
五十四歲的王永平,官場角色中,並未歸入「董馬房」,但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的特別設計,令他突然間成為問責局長的大熱人選。

待遇優厚受羨慕
此職最令其他局長羨慕的,是王永平毋須脫離長俸制,而年薪由現時的二百二十八萬元大幅升至三百六十萬元;五年合約期滿後,也無後顧之憂,可以安然地重返公務員隊伍。
接近港府高層消息人士指出,由於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作為人事部總管,主責事項單一,預料此職之下不會再設首長級第八級的常任秘書長;但當局設計高官問責制時,問責官員之下是否開設常任秘書長一職,完全視乎該名問責官員的決定,若該名官員為節省開支,他可以刪減常任秘書長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