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不少學生都會利用悠長暑假出外遊學,增廣見聞,往年較熱門的地方,都離不開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等歐美國家,不過,隨着近年經濟轉差,動輒花費二、三萬元的遊學熱點,已不是一般家庭可負擔,亦因此造就了中國成為近年遊學的「新貴」,不但價錢夠平,可以學普通話和英文,就連外國沒有的軍營生活、少林功夫都可以一一體驗,誰敢說外國的月亮特別圓。
記者、部份攝影:周麗懿
部份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學歷:香港教育學院四年級學生
遊學體驗:去年暑假以輔導員身份參加北京清華大學普通話夏令營
Ronnie曾往北京旅遊,不過以輔導員身份帶隊就另有體驗。「一個人要照顧咁多人,的確好有挑戰性,因為我負責照顧一班年紀比較細嘅學員,有啲小朋友初期會唔適應好想走,要慢慢同佢哋溝通,到後期見到佢哋由想返香港到唔捨得走,真係好有滿足感。」
Ronnie認為夏令營可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令學生放膽講普通話。「清華老師發音好純正,上堂時又會玩角色扮演,令學生可以投入啲,最重要係出街買嘢都要講普通話溝通,鍛煉機會多了,自然夠膽講。」其實學普通話以外,她說這亦是訓練小朋友獨立、建立人際關係的好機會。「基本上幾個學生會瞓一間房,我哋朝早拍門叫佢哋起身之後,佢哋就要預好時間輪流用廁所,因為遲到的話,就要罰佢哋打拳。」
學歷:理工英語系一年級生
遊學體驗:去年暑假參加惠州牛津劍橋英語夏令營
中四那年已經去過澳洲遊學學英語的Louise,對於返大陸遊學的感覺是:「好抵,團費幾平,學校嘅環境夠大,又有泳池,廁所衞生亦都唔錯,住嘅房亦有獨立廁所。」起程前沒帶甚麼期望,只想可以講講英文,識識朋友,Louise回來後卻對旅程讚不絕口:「導師係牛津劍橋讀緊書嘅學生,質素好好,上堂嘅Handouts,課程全部有晒設計,例如會教一啲唔同地方嘅文化或天文知識,又以遊戲形式授課,同老師一齊打吓籃球,咁樣互動式學習,學到更多生活化嘅英語。」
營內生活頗為規律,基本上一早起身就上早課,下午和晚上有不同的活動,但活動範圍只限於在校園內,晚上十一時就關門。不過,到了周末,輔導員會帶領他們外出玩玩。教她最難忘的,是每晚的特別活動。「有時夜晚大家一齊跳舞,玩到癲晒,真係好開心。經過兩個禮拜嘅相處,最後一晚活動,大家都好唔捨得離開,返香港後,我哋都有約出嚟見面;外國導師就保持以E-mail聯絡。」Louise說今年會以輔導員身份參加遊學團,實行以另一個身份體驗遊學樂趣。
學歷:中三學生
遊學體驗:去年參加少林功夫德育營
小時候看過《少林寺》的功夫紀錄片,啟樟被鐵頭功、鐵布衫等少林絕技深深吸引,對少林功夫如癡如醉的吳啟樟,去年暑假往深圳大鵬灣參加「少林功夫德育營」學武功。
「我哋每朝太陽未出就要起身,刷牙洗臉之後,就要跑圈、拉筋壓腿,然後食早餐,之後再學啲踢腿動作、玩玩兵器,食午餐後就會午睡,瞓醒再耍一陣小洪拳,食晚飯後又再練習日頭學過的武功,之後先至沖涼洗衫,或者同師傅一齊打吓波,約十一點就要瞓覺。」連續如此生活七天後,當啟樟「下山」回家時,吳媽媽稱他「成個人唔同晒」,如今早上起床不再賴床,又會自己摺被,連鼻敏感亦痊愈。啟樟更覺得「自己平衡力好咗,讀書亦專心咗,成績有啲進步。」所以話,武功的確係醒!
學歷:哥哥鄭國盛中三學生;妹妹伉絲為小六學生
遊學體驗:去年一齊參加北京及廣州肇慶的軍訓營
兩兄妹去年暑假連續參加兩個軍訓營,原來是鄭太的精心安排,希望他倆嘗試吃點苦頭,適應壓力,長大後可更堅強。兩兄妹半推半就下,展開三星期艱苦旅程。
可能妹妹較細,對經歷過的事都特別難忘。「試過一次喺廣州肇慶住喺農家地方,諗住採摘山棯食,可能啱啱落完雨,唔小心俾啲草𠝹親,跟住成手都係血。重有嗰個廁所好多蜘蛛網,搞到我唔敢沖涼。」相反,哥哥早已經常參加露營、童軍活動,對軍營生活應付自如。軍訓的內容頗多元化,除一般步操外,也可試坐水陸坦克、實彈射擊、彩彈對抗、槍械裝拆等等,妹妹自言好辛苦,不過亦很開心。
根據學聯旅遊的資料顯示,2000年有近1,000人返內地參加遊學旅行團,而2001年人數已經飆升至1,500人,升幅高達50%。價錢平當然是主要原因,以英語營為例,參加英國的牛津英語探索營16天團,團費就高達$23,980,而參加深圳的牛津劍橋15天英語夏令營,團費只需$5,800,足足平成$18,180!或者你會對國內的設備和內容有所存疑,不要緊,且看幾位去年參加中國夏令營的朋友現身說法,或許會改變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