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但自小對天主教有親切感。原因很簡單,在天主教氣氛濃厚的澳門成長,教堂多過米舖和銀行,像現在「七十一」,總有一間在左近。
最初入學就在街尾教堂旁邊,天天放學前要齊集唸經,每逢聖誕節都做小羔羊,參與「出聖像」巡遊,還記得包租婆是虔誠教徒。天主教的教堂都古典聖潔,不像佛道寺廟經常烏煙瘴氣,因此我自小就「崇洋」了。
至於基督教,總覺得不夠正統,大概因為童年時代常見那些光管十字架招牌和「信耶穌必得永生」的廣告大字,留下不倫不類的印象,比不上天主教包裝得古色古香。
但無論天主教或基督教的教堂及儀式,都好過中式寺廟,所以不是教徒也嚮往教堂婚禮,認為特別浪漫和神聖,至少也乾淨企理。香港很多家庭只在辦喪事做法事時,才請和尚、尼姑和喃嘸道士,但必須承認,西式墳場給人的觀感也好過中式墳場。
其實中式寺廟也有莊嚴的、清靜的、聖潔的,甚至浪漫的——《西廂記》及很多古代愛情傳奇便在佛寺、道觀、庵堂發生,情調迷人,但那種幽情似乎失傳已久。現在不少寺廟重修或新建的很堂皇,卻仍然難以吸引新人前往舉行婚禮,這方面的競爭力無疑遠遠不及西方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