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土生土長了三十多年,從未經歷過一個士氣如此低落的景況。外憂有大圍普遍經濟不景膽拖香港競爭能力持續下滑,內患有居港權無休止的風波以及負資產者的哀聲,最大件事是看不到岸,不知要踩水踩至何年何日才能着陸。
香港人向來不怕辛苦、艱難,但我們需要一個方向、目標,甚至是借口。八、九十年代時,港人普遍視1997是一個大限,但與此同時也變成一個共同目標,大家有今天沒明天似的去努力工作,彷彿一到1997,世間上便再無錢可掙一樣。終於成就了香港的一個黃金高峯期,無論是實質的還是泡沫的,總之當時香港的士氣非常高昂,我愛生活在那樣充滿動力的一個香港。
中國人迷信,香港人尤其迷信,只要夠多人話係,遲一陣子就會個個話係。何不去找一個借口,美輪美奐地包裝一番,然後令大家去相信,就算是謊言也好,只要能產生動力,那就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加入世貿後,各跨國企業紛紛在中國展開業務,但由於不熟習與中國人做生意,終於得番棚骨嚟香港搵幫手,於是香港人的中間人角色得以發光發熱,商機無限」;「中國人身家愈來愈厚,普遍心願是能夠在香港置業,成為身份的象徵,於是香港樓市再度起飛」;「繼『數碼講』及『中藥講』後,港府籌建『大隻講』,吸引世界上健美人士來港練大隻,於是香港經濟欣欣向榮」。以上謊言任擇一個,由政府帶頭,七百萬市民全情投入地去一齊講大話,議員們暫且放下反對與踢爆之聲音,唱好之聲此起彼落,重振士氣。
冇士氣就想努力都冇得努力,有士氣加上努力再加點運氣,話唔定謊言也會變成真實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