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稅務局原定於明日拍賣一千四百多部棄用的電腦,有市民擔心納稅人的個人資料會隨同電腦外洩。稅務局起初辯稱,電腦曾儲存的資料已經用最安全方法清洗,後來又回覆本報查詢稱決定押後拍賣。
原定拍賣的電腦,大部份都是過時的386、486型號,電腦業人士估計市值約五十萬元,每部平均三百多元。
商業電台節目《風波裡的茶杯》昨日接獲多名對電腦有認識的市民投訴,擔心這批曾經用作處理納稅人個人資料的電腦,一旦流出市面,可被不法之徒有機可乘,挪用這些資料來騙取利益。
稅務局總系統經理梁錦衡在電台節目上回應稱,稅局於年初完成一項基建提升工程,一批用了四至六年的舊電腦需要更換:「我哋自己都好擔心,因為保密納稅人資料係我哋嘅職責。但係我可以保證係冇機會發生(洩密)。」
他解釋,納稅人資料是放在主機電腦上,雖然有機會暫存在這批個人電腦上,但稅局已採取一套有別於一般「格式重整」的方法清洗硬碟,確保完全清洗這些暫存資料。
不過他又說,好像CIA(美國中央情報局)財雄勢大的組織,則仍有可能還原部份資料。
稅務局昨晚發表聲明說,稅局必定將電腦內所有資料徹底銷毀,鑑於市民提出一些意見,為了慎重起見,政府決定押後拍賣電腦,待考慮有關意見後再安排。
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陳天雄指出,一般清洗電腦程序,只是將硬碟資料重新分配,不是真正「鏟走」資料,而世界各地都有不少公司為人重組遺失了的電腦資料:「我唔擔心有人會咁做,因為太貴,不過如果有市民擔心,政府最好都係唔好賣。」
香港電腦商會會長張耀成指出,386和486的電腦現時已沒有人使用,不過買家可以把裏面的零件轉售往內地或東南亞,利潤可達四至五成。他估計,每部386和486電腦可賣至三百元,586則可賣得六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