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資訊發達的社會,電腦應用已普遍成為學校的主要課程。惟對於家境清貧的霍氏孤寡母女及蔡家兩兄弟來說,家庭每月的收入僅足餬口,實在無力購買電腦予他們學習。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近日撥款十四萬六千二百九十元,資助香港小童群益會長沙灣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舉辦「人人有腦」工程計劃,轉贈一百部電腦予貧家學童。
「𠵱家除咗電腦科功課要用電腦做之外,中英文科都要用電腦,老師會畀一啲參考網址我哋睇,之後先可以做到功課,不過屋企冇電腦,有時惟有叫同學仔講番內容畀我聽!」十五歲就讀中二的阿琦無奈地說。
三十八歲的霍女士與丈夫結婚十七年,數年前丈夫因病去世,母女現靠綜援金維生,除了繳付基本的伙食開支,還要應付書簿雜費的支出,經濟緊絀。
「其實我都有諗過買部電腦畀佢用,不過好貴,若果買咗之後,下個月屋企嘅租金同埋伙食費都唔知點算……」霍女士歎道。
霍女士曾嘗試找工作,幫補生計,惟她從沒有工作經驗,多被僱主婉拒。為了節省家庭開支,霍女士會把部份的餸菜留下來分作多餐吃,而每逢假期,母女大多留在家中看電視,甚少外出。
「𠵱家放學要留喺學校排隊用電腦做功課,但每次都係用得十幾分鐘,根本都做唔晒啲功課,惟有成日同老師講要遲交,如果屋企有部電腦,就唔使咁樣。」阿琦期盼地說。
另一位貧家學童安仔,與胞弟分別就讀中一及小五,他苦着臉說:「我同細佬喺學校要上電腦堂,每星期兩節,但屋企冇電腦用,我哋經常要喺學校留堂做電腦科功課。又唔可以喺屋企上網搵資料同寄電郵畀朋友。」
年約四十歲的安母蔡太歎謂:「兩個仔知道屋企環境唔好,從來唔扭計買嘢,但近排佢哋已經問咗我兩次可唔可以買部電腦用,我惟有同佢哋講:『買咗電腦,我哋邊有錢食飯呀!』」
蔡太自丈夫早前工傷後,一家四口僅靠綜援金過活,需節衣縮食,難有餘錢負擔購買電腦費用。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近日撥款逾十四萬元,資助小童群益會長沙灣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展開為期六個月的「人人有腦」工程計劃,培訓電腦維修義工以及回收電腦,轉贈予包括阿琦和蔡家兩兄弟在內的一眾貧家子弟,查詢電話:27292294。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