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價持續上升,現貨金價曾高見312美元1盎斯(ounce)的兩年高位,惹來不少黃金愛好者無限憧憬,開始高談闊論,說甚麼黃金上升周期重臨,更有分析或評論員建議人們將部份資金轉持黃金,理由只集中在歷史走勢和技術分析,然卻欠缺充份說服力之理據。
商品價格走向很多時繫於供求和受通脹影響。在科技進步、資訊發達及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因生產力提升,以及各國央行受過教訓後,大都有訂定可接受通脹目標,亦即以壓抑通脹為首要任務。目前通脹率是否足以支持作為購入黃金避難的借口?更何況全球經濟縱使復甦,但卻甚為緩慢兼且脆弱,美國10年期聯邦債券孳息已由5.4%回落至5%邊緣,可有啟示?
至於間接影響通脹的油價,現時只徘徊在23至27美元1桶,與高峯時(2000年9月)的38美元1桶相距甚遠。中東局勢有緩和迹象,預期油價上升根本不切實際,亦非內部呈分裂的油組(OPEC)所能駕馭。
儘管美元兌各主要貨幣滙價近期偏軟,可是美國維持強美元政策相信不變,美元滑落僅屬調整,亦可紓緩美國出口商不滿情緒。美國又豈容有其他貨幣或商品取代美元地位?
黃金價格上升動力來自日本國民因對「零」利息已不耐煩及憂慮脆弱的金融體系,加上大額定存今年4月起沒有政府擔保,遂一窩蜂將部份儲蓄轉購黃金。
去年4月至今年3月底,日本全年黃金進口上升5.7倍,產金商見勢兇夾狼,當然暫停沽出遠期黃金作套戥,但「水位」已甚吸引,不排除誘發套戥。
目前金甲蟲(黃金基金或炒家)「長」黃金盤已高達400萬盎斯,一旦他們unwindposition……!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