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殊斡旋成功後宣布:阿拉法自由了

布殊斡旋成功後宣布:阿拉法自由了

以巴出現和平曙光,雙方周日接受美國提議,在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將六名被以色列通緝的巴人交給美英看管後,以軍將解除對巴人政府主席阿拉法的圍困。這不僅是美國總統喬治布殊一次外交勝利,更可作為解決伯利恒主誕堂對峙事件的模式。

以巴接受建議方案後,以軍周日晚隨即開始由拉姆安拉撤軍,以色列國防部長本.埃利澤周一表示,軍事行動已處於最後階段,預計幾天內完成撤軍,並希望主誕堂問題可盡快解決。他還強調,由「今天開始,阿拉法可以去任何地方」,包括有出國自由。
巴人官員表示,阿拉法待以軍撤離後才會步出官邸,之後會到西岸巡視重建工作,並考慮到阿拉伯國家及歐洲訪問。

被通緝6巴人交英美看管
促成今次突破性發展的,是美國總統喬治布殊上周六致電以色列總理沙龍,建議由美英兩國派人看管暗殺以色列前旅遊部長澤維的四名兇手及兩名涉嫌走私軍火的巴人,六人將於兩天內移交到杰里科鎮監禁。以色列內閣周日通過接納有關建議後,美國和英國領事親到拉姆安拉與阿拉法提出有關建議,阿拉法其後與美國國務卿鮑威爾通電話定出條件:以軍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撤軍、以軍要同時解除拉姆安拉及伯利恒城主誕堂的圍困後,終於接受有關建議。喬治布殊事後在德州召開記者會,形容當日是「充滿希望的一天」,並指主誕堂的對峙談判也取得良好進展。

布殊警告阿拉法抓緊機會
不過,喬治布殊同時向阿拉法發出嚴厲警告:「阿拉法現在自由了,他必須即時抓緊這個機會,採取果斷措施打擊針對以色列平民的恐怖活動,並贏得我對他領導上的尊重。」
白宮已邀請沙龍五月中訪美,但喬治布殊至今仍拒絕與阿拉法會面。
另一方面,以軍狙擊手周一射殺其中一名匿藏在主誕堂內的巴人。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