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按揭證券公司及機管局推出零售債券後,最近地鐵公司也發債,入場費同樣只需5萬港元。對於散戶來說,愈多機構發債自然好,因資金出路選擇更多。而地鐵本身亦是上市公司,投資者除可認購她的債券外,還可選買股票;究竟做地鐵的債主好,還是成為股東較佳?
雖然債券和股票本屬不同類型的投資工具,前者屬於「穩健型」,而後者則屬「進取型」,如何選擇要視乎投資者的個人取向,但在股市可望回升之際,加上地鐵股價波幅有限,因此以1至2年的投資期而言,買入地鐵股份較其債券吸引。
輝立證券董事黃瑋傑表示:「港股正在復甦當中,作為進取型的投資者,將資金投進股市將有較高的回報。而地鐵股票派息達3厘以上,不比債券息率輸蝕(零售債券票面息率由3.75%至5%)。而且買入一手地鐵股份只需5000多元,入場費遠較債券為低。建議投資者在11.4元以下吸納,今年可以睇12.7元。」
富昌證券總經理藺常念和凱基證券董事鄺民彬(Ben哥)也認為,長線來說,買地鐵股票比其債券「着數」。
藺常念指出:「今年內,將軍澳線將會通車,加上西九龍及東九龍線的發展,股價始終有增長機會。此外,地鐵作為『八達通』的大股東,如日後把這技術的專利賣給外國,股價定會上升。」
不過,債券始終是保守型投資者的首選,藺常念認為:「若投資的目的是作養老及退休之用,買債券則較適合。如地鐵發行的債券,風險很低,總好過購買保本或保證基金。」
Ben哥亦指出,債券和股票屬於不同類型的投資工具,需視乎投資者的取向而選擇,他認為,債券宜作為個人投資組合中的一部份。「不過,買債券後,資金會被鎖死一段時間,靈活性較股票低,而且買賣債券可能會蝕差價。」
然而,投資地鐵股票需承受較大風險,Ben哥稱:「現時地鐵的股價不算太平,投資者不宜過份憧憬。雖然將軍澳線今年通車,有助股價上升,但她亦存在不明朗因素,例如沙田至中環線的計劃,亦在洽談當中,這可能對股價做成影響。若股價在11元以下可以考慮吸納,今年看12.8元。」
早前高盛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受到本港經濟持續疲弱拖累,地鐵的鐵路及物業發展受到掣肘。另外,預期政府將於未來3至6個月內,決定沙田至中環鐵路的支線發展權花落誰家,高盛認為在此項目拍板前,地鐵股價上升有限。
過去兩年,地鐵搭客量每年分別倒退1.9%及0.4%,但到今年首兩個月,地鐵周一至周五的搭客量上升0.5%,高盛認為,這有助改善地鐵的營運利潤,並估計到8月將軍澳支線通車後,全年整體搭客量可以有5%增長。
而過去1年,地鐵股價跑贏大市約15%,故高盛維持地鐵的投資評級為「與大市同步」。
記者:袁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