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在上周末抵達美國,進行為期一周的訪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透露,胡錦濤在訪美期間,將與布殊等高層人物舉行會談,而台灣問題與反恐怖主義問題,將是會談的主要內容。據北京國際關係學者指出,中國領導人對這次訪問能否改善中美關係,「不抱太大希望」。
自布殊總統去年上任以來,美國就開始調整過去奉行二十多年的「一個中國」政策,今年二月布殊訪問北京,絕口不在公開場合重提中美「三個公報」,反而強調協防台灣的《台灣關係法》,等於正式宣告《台灣關係法》優先於「三個公報」的政策立場。
布殊政府也打破歷任總統與台灣維持「非官方關係」的底線,去年年中兩度給陳水扁過境並予以高規格接待,今年三月給台灣國防部長湯曜明訪美簽證,並安排與美國副國防部長沃爾福威茨會晤。布殊不久前「口誤」,說出「台灣共和國」,並且沒有作公開澄清;布殊又授權國務卿鮑威爾,在下個月日內瓦舉行世界衞生大會時,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會議。在在顯示美國修正「一個中國」政策。最近《遠東經濟評論》透露,布殊的國家安全團隊中,部份重要成員已在評估推動陳水扁訪問華府的可行性,甚至可排除循「達賴喇嘛模式」與布殊總統「不期而遇」。
除了外交政策之外,布殊更具意義的政策調整,是將過去對台海衝突的戰略模糊政策調整為戰略清晰政策。
所謂戰略模糊,是美國對於中共對台動武時美國是否直接軍事介入,這個原則性問題刻意保持模糊立場,以此既抑制中共動武也抑制台灣宣布台獨。但現在,這個模糊立場已不存在。布殊上台後,即部署將全球軍力重點東移,在發展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問題上,將更多的核潛艇、巡航導彈、戰術核武器、反導彈系統等部署在亞太地區的美軍基地。
不久前披露的美國國防部的內部文件《核武態勢報告》更將中國列為美國將會使用核武的目標國家之一。
美國又加強同台灣的軍事聯繫,沃爾福威茨最近表示,美國不僅對台出售大批武器,而且也要提供「軟體」建議,以平衡台海軍力。他甚至表示,希望台灣軍隊認真進行內部改革,惟有如此,才能充分操控美國提供的新武器。
中國一直要求美國對背離「三個公報」、違反「一個中國」政策,以及將中國列為使用核武的目標國家等作解釋,但美國均置之不理。為此,胡錦濤的訪美,確實難以期待有實質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