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建國際(171)去年致力於業務調整,側重於出售非核心業務,大部份已於去年完成,仍有部份已協議,並將完成,於重組後,銀建並無收縮之意,仍尋求適應業務。
在重組過程中,並未帶來收益及虧損,反而因收回已撇數的聯營公司款項9373萬元,亦為壞帳撥備2655萬元,以及為商譽撇銷1484萬元,比對還有特殊收益5234萬元,足可抵銷銀網(622)的虧損。
去年銀建的盈利為6244萬元,增長90%,每股盈利4.8仙,派息2仙,增加1倍。
銀建的盈利,主要來自租金收入、基建收入及扣除利息開支,而已出售的業務,包括慶鈴鑄造的工業權益及香港的物業投資,零售業務已與王府井協議,待完成程序後,將獲得武漢一項物業權益50%(市值3.3億元,銀建佔1.65億元),而近已協議出售所持銀網股權,成價1.634億元,而成本則為1.1億元,今年將有特殊項目收入5340萬元(未除費用),其中收取現金8170萬元,其餘8170萬元收取百仕達(1168)可換股票據。
去年底,銀建手頭已有現金超過2億元,今年短期由應收出售銀網現金8170萬元,於8月將全數贖回早年發行的可換股債券,連同溢價,應付3.65億元左右。
銀建的策略,是擬向金融業進軍,管理層亦源自金融界,認為可提供高速增長及收益來源,金融投資不限於中國的證券經紀、保險及投資基金,項目仍在研究中。
銀建的困難時期已過,主力經營北京物業及基建投資,仍持江西銅業(358)10%,希望可帶來較為穩定收益,而推動增長的,只靠北京的危城改造,以及計劃中的金融業,可見的將來盈利不易突出。
去年銀建增持北京東環置業及中基投資股權,目標在於分拆上市,已表明東環上市意向,相信中基(基建)於業績改善後,會作同樣安排,目前的銀建,盈利未吸引,但存在分拆概念,若回落至60仙水平,可以收集,等候炒紅籌。
齊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