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失業誘發排外心態

國際視野:失業誘發排外心態

以不再接受移民申請、保護法國人享有比外國人較優惠的稅制和要法國退出歐盟(EU)為政綱,出人意表地晉身法國第2輪(5月5日)總統選舉的極右派候選人勒龐(Jean-MarieLePen),除受外界包括英國首相貝理雅和德國總理施羅德指摘其政策有損歐洲整合,不切實際之外,更惹來超過30萬不滿群眾上街遊行抗議。
雖然勒龐當選總統之機會微乎其微,可是他能以第2多選票擊退前總理若斯潘,箇中變化,是否反映部份法國人排外的心態愈來愈重?

法國政策右轉?
值得關注的是,勒龐突然得到這麼多支持者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儘管在若斯潘的治下,失業人數已連續3年減少,可是法國失業率及開工不足率仍處高水平(比較英美兩國更是相形見絀),誘發不滿情緒,又豈是慘遭滑鐵盧的若斯潘始料所及(以為政績已不錯)?隱藏着的危機已浮上面,希拉克若順利當選,在就業、移民、勞工等問題上,將會採取甚麼政策和態度?未來動向或措施,對法國甚或歐元區整體經濟會帶來怎樣的影響?眼見鼓吹「自由市場」(Liberalfreemarket)作為競選口號的候選人之一馬德蘭(AlainMadelin)一敗塗地之結果,希拉克在政策制訂上會否稍向「右」傾斜,甚或至低限度「講吓」都好,以紓緩國內不滿情緒?那麼又會否為投資者帶來心理上的障礙?
移民、勞工、就業等問題息息相關,在人口老化和出生率下降的情況下,若處理不善,將對法國經濟帶來深遠影響。為提高就業率而通過每周工作35小時限制之餘,政府是否應考慮如何增加婦女就業機會和延長退休年齡,或可紓緩部份壓力。至於移民問題大可講一套做一套,政治有時便是如此這般的!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