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美國公布第一季經濟反彈5.8%,遠高於市場預期,但這消息並未能夠為美股帶來正面刺激。導致美股下跌的原因,市場歸咎於消費信心仍然疲弱,以及美國企業在新會計制度下,盈利有機會出現大幅倒退。無可否認,這些消息對大市有一定的影響,正如我曾多次提及,在經濟復甦初期,經濟數據表現一定時好時壞;至於日前在新會計制度下,時代華納錄得542億美元巨額虧損,但不要忘記這是一次支出性的商營撇帳,加上這宗交易是利用股票而非現金來完成,因此實際上只是心理影響而已。所以,我覺得引致美股連日表現不理想的主因,與美元走勢疲弱有關。
近日美元兌各種主要貨幣皆急挫,如兌日圓一度跌至128.1的個半月以來新低,兌歐元下挫至89.89美仙的3個月以來低位,究其原因,與7國關注美國龐大貿易赤字有關,它們之所以擔心貿赤擴大,因為如果美元長期保持強勢,變相令美元購買力增強,令到美國會有大量資金因要購買外國貨而流走,變相影響美國出口,最終恐怕貿赤會阻礙美國經濟增長,因此令到美元有調整必要。但問題是,美元若持續下跌,令到外來資金不敢流入美元資產,若情況持續,對美股會構成壓力。
其實美國復甦與否只差在時間而已,因此市場焦點已並非單集中於美經濟數據,反而近日全球都留意滙價的變化,相信股市短期仍難擺脫受美元走勢的影響。
大家可能會覺得美元轉弱有助香港復甦,因為美元調整有助紓緩聯滙壓力,令港商經營成本得以降低,增強與鄰近地區之競爭力。市場亦有人士持相反意見,認為美元弱勢削弱美國入口需求,影響香港出口復甦。不過,理論終歸理論,我們都必須看看實際情況,因為若果美元持續弱勢,最擔心是引發資金流出美元資產,美股表現如何也不用多說,而港股少不免也受到打擊。雖然近日港股表現與美股走勢相反,這並非代表港股脫離美股走勢,只是在期指結算前,市場資金不敢貿然輕舉妄動,短期而言,藍籌股相信要進行一段時間整固始有能力再突破,因而令到一些短錢流入個別新股及民企股份,不過大家投資這些股份時宜短不宜長。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