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改革 內外交困<br>楊永強局長人辦表現不繼

醫療改革 內外交困
楊永強局長人辦表現不繼

在特首董建華宣布要推行高官問責制後,官場開始四處尋覓問責官員的榜樣,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自然成了樣辦的不二之選。但當大家對梁錦松的公關手腕讚不絕口時,且不要忘記早他一年多加入政府的衞生福利局局長楊永強,其實他早已向大家示範了落區聽取民意、「瞓身」協助推銷政策的工作;但可惜的是他為官的蜜月期只有一年,到需要表現實際功力的時候,卻處處交白卷,問題議而不決,令人失望。
當然也有同情者指他的新政生不逢時,但這另作別話。

深夜訪遊戲機中心
楊永強是馬來西亞華僑,十八歲隻身來香港學醫,因為加入政府做主要官員,連馬來西亞護照也被迫放棄。
這位五十多歲的「馬拉鑽石王老五」當起官來,仍舊一派少爺本色,對外永遠官仔骨骨,西裝的袋口總是插着絲質袋巾,要他脫下「官服」也有點為難。
不過,他曾努力嘗試走近他人,明知自己說中文不流利,在立法會仍堅持望着寫滿拼音的講稿以中文答辯;醫生出生的他為增加對夜青的了解,突然在一個深夜到訪遊戲機中心與暴風少年傾談,雖然結果是「雞同鴨講」,但卻贏得不少掌聲。

醫療顧問報告招怨
上任一年後,備受爭議的醫護改革諮詢文件終於出爐,楊永強一改過去公務員政治中立的習慣,粉墨登場拍廣告,登上電視螢幕落力推銷。但打破常規始終要一定勇氣,這出位之舉動當時在政府內部受不少壓力,有人怪責他鋒芒太露,結果電視廣告中途停播,但電台推銷聲帶卻播了很長時間。
到了真正要交功課的時候了。生果金問題懸而未決,老人家拉大隊到衞生福利局樓下找楊永強晦氣,少爺搖身一變成為「通緝犯楊小強」。
即使是老本行,一份又一份的醫療顧問報告,解決不了醫療制度問題。楊永強多次批評私營醫療問題多、管理差,令私家醫生視他為敵;醫管局財政緊絀,公立醫院醫生工時長、行政工作多,怨氣也少不了,最近事件還鬧上法庭;至於事先張揚要增加急症室收費,更惹怒了到立法會旁聽會議的長者拉橫額抗議,安坐議事堂內的他還首次上演一幕「十秒速逃」。
楊永強作為問責制的「反面教材」,在界內四處樹敵,未來的問責局長若吸取教訓,相信除了搞公關、爭民意外,尚且要注重實幹工作,否則逃跑也逃不了多少次。
記者:陳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