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用發光二極管 消除光反射盲點<br>鬼影效應交通訊號擬更新

改用發光二極管 消除光反射盲點
鬼影效應交通訊號擬更新

【記者麥志榮報道】運輸署發現青嶼幹線及部份行車隧道的一百多組利用光纖發光的可變交通訊號牌,於早上及黃昏時間會因陽光的反射而產生「鬼影效應」,駕車人士視覺會有盲點而看不到牌上的交通訊號,運輸署已決定日後在公路上安裝的新可變交通訊息牌,劃一改用光度較強的發光二極管,而現有的交通訊號牌也會逐步更新。

二極管技術未成熟
運輸署高級工程師張日華表示,運輸署於五、六年前開始引入可變交通訊息牌,主要安裝在青嶼幹線、將軍澳及城門隧道幾條行車隧道,訊息牌上顯示的發光「箭嘴」及「交叉」標誌分為用光纖發光及用二極管發光,當時大部份選用光纖,因二極管技術未成熟,成本也高。
張日華指出,外國的研究早已發現,可變交通訊息牌易受朝早及黃昏的陽光影響,造成反光的「鬼影效應」,駕車人士視覺受反射的陽光影響而看不到牌上的標誌。但本港大部份的公路都是南北走向,故不受影響,只有東西走向的青嶼幹線受斜陽影響較大。該署曾收到一、兩宗駕駛人士的投訴,但有關問題並不會危害駕駛安全,因為訊號牌全是行車線訊號牌,屬輔助性質,作用是有事故時指示車輛轉線。
他又稱,近年二極管的技術發展迅速,成本大幅下降,耗電量只是光纖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歐洲方面也正訂出二極管的交通訊息牌統一標準,其中陽光反射問題已解決。新標準規定訊號牌光度必須高於反射的陽光,令駕駛人士可清楚看到牌上的交通訊息。

擬換二萬組交通燈
至於全港二萬多組紅綠交通燈,運輸署正研究改用二極管代替石英燈泡,減少壞燈泡導致的紅綠燈故障,但暫未有更換的時間表。
市區的士司機聯委會主席郭志標說,反光令司機短暫地看不見標誌,但對駕駛安全不會構成極大危險,但有改善始終較佳。汽車會會長何懿德則稱,因反光看不到標誌應不會導致交通意外,因司機可憑路面情況作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