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否決成立小股東權益協會(HAMS),改為建議授權證監會代表小股東,向上市公司的違規者提出衍生訴訟,證監會主席沈聯濤對此持保留態度。他指出,社會對衍生訴訟仍未達成共識,而且問題爭議性很大,應先聽取市場意見,才從詳計議。
財經事務局副局長區璟智較早前對《經濟日報》指出,公司法改革常務委員會去年提議,證監會可毋須先經法院批准而代表小股東,以衍生訴訟形式,向損害其權益者提出民事索償,經公開諮詢後,接獲的市場意見大致支持上述建議,她相信,落實的機會頗大。這說法與沈聯濤對市場反應的理解似有出入。
沈聯濤接受本報訪問時說,訂立措施保護小投資者利益是好事,但如何落實是複雜的問題,國際證監會組織正研究有關事宜,包括美式的集體訴訟。他指出,任何訴訟都涉及很高成本,而證監會的開支,始終是公共資源,「如何交代是一大問題,點解係追(控告)你而不是追佢?涉及一個公平待遇的問題,HAMS都是這個問題,因此應清楚分析如何做?成本如何?是否要動用納稅人金錢?」他認為,問題爭論很大,沒有一個很容易的答案,不可以輕言支持與否。
財經事務局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時則強調,該局與證監會的立場並無分歧,政府也了解落實有關建議的難度,會審慎處理。她說公司法常委會的諮詢,只是在衍生訴訟問題上沒有收到反對意見,常委會仍未擬訂出最後報告。
另外,由於安然(Enron)事件引發美國制訂監管會計業的措施,沈聯濤認為,香港毋須急於跟隨,因為香港會計業的架構,基本上跟足國際做法,國際5大會計師行都有在港經營,若美國及英國認為有利益衝突問題,需要解決而採取措施,5大行自然會跟隨,有關措施也會在香港推行。
對於有意見認為,應將會計師行的核數及顧問業務分開,以避免利益衝突,本身是會計師出身的沈聯濤認為,這問題爭論很大,因為兩個範疇很難清楚劃分界線,美國證監會已經與當地會計師探討有關問題,他認為,應等待他們得出結論。他個人認為,會計師本身最清楚其業務是否有利益衝突,他們更了解要承擔信譽風險(reputationrisk)。
他又贊成公司法常委會建議仿效英國,成立調查財務報表的機構,但其職權範圍、機構人選及運作模式,則要詳細研究。他認為,應主要由市場人士參與,組成一個獨立機構。
近兩年內地加強提倡公司管治,有趕過香港之勢,據本報統計,現時已有6方面超越香港(見附表)。沈聯濤說:「我不想和其他市場比較,內地市場是國營企業為主,香港是私人機構。」他指出,香港正逐步改善中,「在98年前,連公司管治四個字都好少人提,你看到我們反應都算非常快,最近標準普爾都說,我們基本的公司管治及披露,都達到國際水平。」
他強調:「當然我希望質素提升得更快,但我們是法治社會,我們做甚麼都要諮詢市場,想清楚法律的後果。有時有些事慢,不代表出來的質素差,因為需要一段時間讓市場達成共識。」他說,香港的市場41%來自機構投資者買賣,因此國際機構對於香港公司管治的評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