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紹興講股:小型升浪近尾聲

譚紹興講股:小型升浪近尾聲

今年首季,港股(除國企外)明顯跑輸給其他東南亞地區,尤其是南韓及泰國等地。基本上,早前並非沒有資金流入東南亞,只是流入本港的資金不多。
近期美國科技及電訊股大幅下跌,觸發部份東南亞地區的基金沽售科技股,其中以南韓及台灣等地的科技及半導體電子股為較主要沽售對象。據聞這些資金部轉移至本港,近期港股交投活躍,每日平均成交達八九十億港元,很大機會便是由這些「換馬」資金促成,故短期港股的升勢能否持續,則頗視乎這些資金的流向。
基金向來有羊群的心態,正如早前筆者詢問某基金經理,為何吸納南韓股份?他表示不少東南亞基金已轉至南韓,若不跟風,則很大機會表現落後於同業。若是這樣,則可能是因為基金經理不欲跑輸給其他基金,令資金持續流入港股。惟這情況料不能持久,主因是港股市值已漸不便宜。

不易升破250日線
港股現時的PE(歷史)約為18倍,跟一年前大致相同,可是指數卻不一樣,去年4月中,恒指大約處13500水平,與現時處11000餘點,相距達2000點!從PE來看,投資者願意付出的金額大致無變,也是用1元購入0.056元盈利,即18倍PE。不同之處是港股的盈利,去年恒指的盈利系數為748,今年卻為622,故同時是18倍PE,但去年為13500點,今年則為11000多點。假若短期港股真如某些大行所「唱」,升上13500,則港股PE達21倍,相比其他地區一點也不便宜。順帶一提,讀者若翻查過去數年外資大行推介地產股的紀錄,不難察覺他們的成績頗為一般,若趁他們大力推介獲利回吐實是一不俗的反向指標。
上周港股持續上衝,惟已逼近250日線(現約11523)水平,估計不易衝破。此外,14天RSI在65-70水平,阻力不少,故相信短期港股在11600-11800阻力頗大,料是此次升浪的高位,踏入5月,相信是這小型升浪的尾聲了。最後,二三線股漸炒至「仙界」,大幅回落之期不遠。
電郵:[email protected]
譚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