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工挑三揀四 遲到竟說不知醒<br>55%僱主彈青少年好高騖遠

見工挑三揀四 遲到竟說不知醒
55%僱主彈青少年好高騖遠

【本報訊】失業情況惡化,青少年往往因為缺乏自信和經驗,在找工時更加困難。一項調查發現,八成以上受訪青少年缺乏自信,覺得自己是失敗者;而逾五成半受訪僱主則認為,時下青少年普遍好高騖遠,缺乏自知之明。負責調查的香港小童群益會相信,只是僱主不了解青少年的心態,建議僱主應該提供多些試工機會,增進青年人的自信心。 記者:黎國剛

香港小童群益會馬鞍山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於去年六月至十二月期間,進行一項青年就業出路調查,針對青少年就業的情況及找工過程的困難,分別透過問卷及個人訪問,成功訪問四百三十多位青少年,以及約六十位僱主。

朋友陪同見工面試
調查結果顯示,逾五成半受訪僱主認為,青年人往往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缺乏自知之明,例如見工面試時,找來一大班朋友陪同;怕承擔責任,「揀工做」;遲到、缺席視作等閒,以及多以「唔知醒」為藉口等。
大部份受訪青少年也承認本身缺乏自信;近五成人更表示有時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逾四成人坦言覺得自己沒有值得自豪的地方。不過,雖然逾八成受訪青少年稱,擔心完成學業後找不到工作;但仍有逾五成半人表示,有想過將來做甚麼工作及合理地預計可賺取的薪金。
此外,調查又發現,受訪青少年普遍認為僱主在聘請員工時,最優先考慮應徵者的技能,其次是工作經驗。相反,受訪的僱主強調,最重要考慮應徵者的工作經驗,其次是面試表現及技能。

試工機會可增自信
香港小童群益會助理督導主任趙佩儀表示,僱主對青少年存在負面印象,或因為他們未必完全了解青少年的心態。所以她建議青少年應該透過持續進修,自我增值,而僱主則要提供多些試工機會,令青年人透過在職訓練,提高自信。
此外,香港青年大專學生協會與「健康快車青年團」將於今年暑假合辦一個內地工作體驗計劃,其中包括近五十個在內地中國銀行、中國石油及中國聯通公司的實習名額。學協又於今年二月下旬訪問了約七百名本港的大專學生,近五成七受訪大專學生表示,畢業後計劃回內地工作,但其中六成半卻要求月薪必須在九千元以上,才會到國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