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區重建局與長實集團就向政府支付中環中心收地補償糾紛的談判破裂,市建局隨即展開追討法律程序,昨日正式入稟法院,要求法庭就該筆為數三百二十多萬的補償金由何方支付作出裁決。 記者:莫劍弦
但據本報取得市建局內部機密文件顯示,原來除上述收地補償外,同案尚有一筆二千八百五十萬元住客補償仍未處理,文件指出,訴訟結果將直接影響該筆補償應由哪方承擔,市建局消息人士亦強調,判決肯定會對市建局財政及重建進度造成影響。這是市建局去年成立來進行首宗法律訴訟。
今次糾紛可追溯到八九年,市建局前身土發公司與長實合作發展中環中心,其間長實曾以計劃出現嚴重虧損為理由,多次延期向土發支付保證利潤,土發公司曾揚言要採取法律行動,最後雙方於前年五月達成和解協議,長實向土發支付逾十億元款項。
不過,事有餘波。據市建局內部機密文件顯示,去年三月政府去信土發,追討涉及中環中心一筆三百二十六萬的收地補償,但當年五月市建局成立,土發解散,市建局法律顧問孖士打律師樓認為,上述款項應由長實支付,但長實則以雙方協議已「圓滿及最終解決」為由拒絕付款。由於意見分歧,本身是前土發主席的市建局主席劉華森,曾約晤長實副主席李澤鉅商討和解,但經半年談判最終仍以破裂告終。
市建局高層消息指出,雖然今次興訟律師費可能會超過追討金額,但管理層擔心如果自行決定承擔有關款項,怕會受到公眾甚至政府質疑,故最佳做法應透過法庭解決。
市建局董事劉炳章證實,管理層已知會董事局開展法律訴訟,他曾詢問今次訴訟開支及勝算,但沒有答案。
長實傍晚亦發表聲明,承認由於雙方對當年簽署發展中環中心合作協議部份條款存有不同理解,經多次協商後,雙方同意向法庭尋求解釋。長實相信將來與市建局在其他可能合作項目上仍可維持良好關係,不受今次事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