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出口提前轉勢 升2.2%

港出口提前轉勢 升2.2%

【本報訊】本港外貿連續12個月下跌後,上月終止跌回升,升幅逾2%。外貿復甦較市場預期早,經濟學者估計與出口相關的行業,可望在下半年增加招聘職位,有助改善失業情況。
統計處公布3月份整體出口貨值為1240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升2.2%;其中轉口貨值為1139億元,上升3.7%;港產品出口101億元,下跌11.4%;商品進口貨值為1346億元,上升0.2%。期內錄得有形貿易逆差105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7.8%,低於去年同期的9.7%。

料有助紓緩失業
政府發言人指出,自去年3月持續錄得跌幅後,整體出口貨物在今年3月終告回升,美中不足是增幅只屬輕微。由於全球及區內經濟體系在過去數月逐漸復甦,輸往中國、新加坡及韓國等東亞市場的出口升幅尤為顯著,出口往美國市場的跌幅也略為收窄,惟對歐洲的出口依然疲弱。

滙豐銀行經濟顧問梁兆基表示,原預期要至第2季才出現外貿正增長,現復甦步伐提早,反映美國經濟正在回升,令當地入口商補單,故此經香港轉口往國內和東南亞的半製成品和零部件明顯上升,而製成品最終會運往美國等海外市場。至於本港進口微升,也是受轉口所帶動,而非疲弱的內部需求所刺激;然而本地出口持續下跌,相信隨着紡織品配額取消,生產線北移後,跌幅會進一步加劇。他估計,下半年出口及運輸業職位會增加,就業情況可望略有改善。貿發局首席經濟師梁海國也認同,隨着美國經濟復甦,本港外貿情況會持續改善。
另一方面,銀行公會主席劉金寶則認為,由於目前美國經濟數據仍好壞參半,而通脹壓力並不存在,故他估計聯儲局可能最快要到8月份才加息,加幅溫和約為0.25厘,最多不超過半厘。
本港經濟復甦步伐較美國為慢,屆時本港會否跟隨美國加息幅度,要視乎資金流向及經濟狀況,但在聯繫滙率制度下,港美息率方向始終會一致。他又指出,根據本港首季經濟表現分析,本港經濟要到下半年至第4季才會開始輕微復甦。

財爺:氣氛漸好轉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在回應有關出口增長強勁時表示,這是頗好的消息,數據反映外圍經濟有所改善,但要再觀察多數月才可確認經濟可持續增長。他又認為,香港經濟近期氣氛已慢慢好轉,希望大家可察覺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