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沿江路長堤一帶自八十年代初便為港人熟悉,夜幕低垂,長堤上「群鶯亂舞」,曾經被視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指標。二十年後,鶯聲流轉各地,換來的是酒吧業的興起。根據廣州市政府規劃,這片昔日繁華地,將有條理地改造成「廣州蘭桂坊」,為蒲吧一族帶來新的蒲點。 北上雜誌組
北上羊城打工的港人,閒時其中一個消遣是晚上到沙面蒲吧。沙面是使館區,建築物保留着當年的殖民地色彩,夠熱鬧,有一種懷舊風情,入夜後便非常熱鬧。
不過,當沿江路的「酒吧一條街」落成後,蒲吧一族不排除會將蒲點移師到長堤一帶。
在廣州從事地產代理工作的港人Ada,閒時便會到沙面消遣,她認為沙面有點隔閡,但勝在是港人一個聚腳點,而且很有懷舊氣氛。
不過,若市政府將沿江路的酒吧街搞得好,Ada相信會吸引港人,成為廣州一個新的旅遊和聚腳點,因為沿江路交通方便,珠江兩岸又是另一種風情。
計劃發展為「廣州蘭桂坊」的沿江地區,其範圍包括西起人民南路、東至海珠廣場的一段沿江路和旁邊的長堤大馬路,對岸河南區的濱江西路也會發展為酒吧街。
廣州市政府計劃參照巴黎塞納河岸邊商業街的建設模式,統一開發和建設一批具歐陸式建築風格的酒吧、咖啡店和工藝品商店等。
沿江路一帶現時只有二十多家風情各異的酒吧,部分酒吧還附設西餐廳、咖啡店、甚至卡拉OK等,例如靠近街心花園的「花街90」,是東南亞園林風情的食肆,旁邊的「異域」吧則將目標鎖定為年輕一代,搖滾風格十足。對純粹喜歡蒲吧的消費者來說,這裏的酒吧吸引力不夠。
當地業者指出,廣州每晚有兩、三萬人出外消遣,其中三分二選擇到夜總會,真正到酒吧消費的只有一萬多人,不是廣州人掏不起錢,而是消費習慣還未養成,但隨着市政府致力利用長堤的夜景配合懷舊味建築物發展酒吧街,相信該區景致將會改觀。
沿江路有數間酒吧現正趕緊裝修,希望搶先於政府的規劃動工前飲頭啖湯。有意在該處經營酒吧的陳先生說,沿江路舖位租金開始上升,遲些加租壓力可能更大。他擔心酒吧街建成後,競爭大了,生意可能受到影響。
根據市政府規劃,廣州將共建四條酒吧街,除了沿江路、濱江西路之外,還有芳村長堤和青龍坊等,當地業者質疑廣州一下子興建這麼多酒吧街,並不符合經濟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