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房屋委員會自兩年前起以公開投標形式取代抽籤分配屋邨診所租約後,連帶令原有的屋邨診所租金暴漲,其中房署轄下商場慈雲山中心的診所租金呎價逼近六十元,較名醫雲集的中環區診所租金還高,位處中環萬邦行的診所租金每呎只需約三十元,立法會議員擔心租金會轉嫁到求診病人身上。
立法會議員兼醫學會會長勞永樂昨在立法會一個小組委員會上表示,公開投標新制度實施至今年二月底為止,共有二十九間屋邨診所通過公開投標形式租出,最高租金的診所月租達五、六萬元,比以往只需約七千至一萬元,上升五至六倍,其中四間診所其後因未能承擔高昂租金而退租。
勞永樂批評投標方式不但拉高租金,房委會更以較高投標價的租金水平,來作為現有其他租戶續約加租的準則,令舊租戶租金大增;議員周梁淑怡亦擔心公屋居民的醫療費因此大增。
其中在公共屋邨行醫逾三十多年的龍醫生,其位於慈雲山中心的二百五十呎診所,租金由九七年的一萬二千多元暴增五成至一萬八千,幾經上訴後房署只把增幅調低至四成二,直至近期房署整體減租,其診所租金才減至一萬三千五百元,連同差餉等費用逾萬五元。
一名在萬邦行開診所的專科醫生透露,其診所的租金呎價約二十至三十元,對屋邨診所租金高昂感到驚訝。房署發言人表示,下月會檢討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