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路二十世紀初曾是廣州最繁華的地段,有「十里洋場」之稱。三十年代,以愛群大廈為標誌的長堤,不僅有大新公司(現新大新公司)等大百貨公司,還有大同酒家、大公餐廳等一批廣州老字號,入夜後更是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
中共建政後,沿江路的燈光不再璀璨,變得平淡、乏味。大陸八十年代實施開放改革後,沿江路稍有起色,廣州最為港人熟悉的購物地點,莫過於區內的南方大廈,當年南方大廈算是物品較齊全的百貨公司,但時移勢易,連南方大廈也一度傳出要變身為酒吧城。
不過,沿江路長堤一帶已難復昔日興旺,道路變得擁擠混亂、環境嘈雜,老建築開始破敗。
在人民南路與沿江路交界興建一座天橋後,橋下的中小型商舖頻頻更換業主。
大公餐廳、大三元酒家等飲食老字號相繼倒閉,而海珠大戲院和三十年代就存在的廣州電影院等一批老字號,則艱難度日,觸發當局要重建沿江路一帶的景致、重振昔日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