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有回在山頂拍到一幀照片,一個告示:「閣下不在此Youarenothere」。我看了又看,百思不解,而且覺得有點恐怖。就像一個不知道自己已經逝世的亡魂,到處找尋立足之地,不見了這告示,他永遠不悟。
說到一些奇怪又有趣的招牌,同樣令人啼笑皆非。
周刊登了幀讀者攝於大阪溫泉酒店的「女子脫衣場」照片,原來日文中「脫衣場」即「更衣室」──幾乎令所有女賓以為自己是豔舞女郎。又有一幀,四川的胸罩廣告「雅茲總是把女人捧得高高的!」相當動聽。
在日本遊逛,我也愛發掘這些招牌取樂。一間料理名店,喚「花柳」,這原是好名字,「花紅柳綠」,不過你進去後聯想一下,食慾有影響嗎?一間居酒屋,喚「吞舟」,還強調「立吞」(不設座位),幾猥瑣。一間天婦羅的天丼專門店,喚「丼丼亭」(DonDonTei),自信人盡皆知嗎?一間喚「正起屋」,好似賣「偉哥」。還有一間快餐店,喚「桃花」──它賣的是真真正正的快餐啊。
阪急地鐵上海報,有「野波麻帆」的豔照。造型頗二奶,便想:「家花不及野花香,家波不及野波強──但野波,好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