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絕對同意港股過去幾個月是「隱形牛市」,一批出口股份及民企的強勢有目共睹,氣勢之盛十年難得一見,但如果用此角度去推敲,近兩日的走勢是出現了一個「隱形調整」,最明顯是國企股。昨日下跌股份的數目接近上升股份數目的兩倍,藍籌不錯仍強,但市應是遠遜於恒指,所以策略絕不是造好,就算不逆市沽空,也應該酌量減持。
恒指會不會受制於250日線,這個問題對筆者而言是無關痛癢,港股早前顯著跑輸大市,除了受制於盈富(2800)的持續發售機制外,本身藍籌基本因素不夠吸引也是主因。現時其他市場普遍已現調整,要一個弱勢市場靠炒落後而獨善其身,機會應是極微。
香港唯一賣點是北水南調,但國企如此走勢,可見市場沒有甚麼期望。不錯是大成交,但在筆者眼中很多股份是大成交下升幅仍失望,沽家誠意更值得尊重,早前低成交是入市時機,現時大成交又怎會不可以是出貨日子?
現時的策略是應該酌量減持,在股份中定去留的時候,其實是應先斬弱勢股,例如筆者近一輪的推介之中,優先要止蝕的股份應是經緯紡織(350)及華晨(1114)等;反而勝獅(716)、富士高(927)、德林(1126)以至媒體伯樂(8072)等不錯是在高位,但前景看俏,估值仍吸引,短線很有可能有壓力,可是長線目標絕不止於現水平,所以是更加值得持有。
不少投資者的決策太重視個別股份的盈虧,因此經常沽出優質股而持有弱勢股,真正的策略應是反其道而行。
電郵: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