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數據差劣 復甦存疑

國際視野:數據差劣 復甦存疑

美國3月份耐用品定單下跌0.6%,比市場預期的0.2%跌幅為大,相對2月份經修訂後上升2.7%,數字更有天壤之別。假若剔除軍事及國防用品定單,下跌幅度更擴大至1.2%,主要是工業機械、電器和通訊器材需求均顯著下降所致。
此外美國3月份新屋銷售量比2月減少3.1%,是人們預期利率上升導致置業欲減退,抑或是樓價已上升至使人望而卻步的水平?
儘管經濟學者不時提出警告謂,耐用品定單數字波動頗大,人們不可單看個別月份的升降而揣測經濟走向,可是耐用品定單撇除國防用品後錄得自去年9月以來最快速度下滑,不難令人對美國經濟是否已擺脫衰退產生懷疑。

消費力未必能持續
本欄早前曾強調,「911」事件誘發的愛國購物情緒,以及零售商和汽車商各出奇謀,以大折扣及零息作招徠所引發的購物欲,可能提前將消費力消耗殆盡,情況未必能持續,看來有機會不幸言中。
事實上,連聯儲局前日發表對區內經濟展望的「褐皮書」(BeigeBook)也對美國經濟復甦力量深表懷疑。格老早前指出,資本開支是經濟回復正軌的寒暑表,但他對商業投資是否能持續增加卻抱審慎態度。
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林賽(LawrenceLindsey)也曾指出,電腦晶片價格穩定,是投資趨向上升的指標,然晶片組製造商股價卻直指6個月來低位,又有何啟示?
就業市場未見改善,商業信貸增長溫和,美經濟又是否如一眾唱好之士所言般已全面擺脫困境?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