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曹Sir介紹國內財經刊物《新財富》4月號內一篇封面文章,該文章特別之處是其標題頗「激」,封面標題為「操縱指數」,副標題為「沽空聯通、沽空中移動、7億港元操縱恒生指數」。單看標題,筆者已按捺不住,必要一睹為快,豈料找遍中環多間書報店也找不到,幸好最後在一間怎也猜不到的外語書報店找到。
閱讀了那篇文章後,對文中有些地方不太苟同,例如第40頁指出:「我們反觀聯通及中移動的案例,發現這兩家公司完全被香港莊家所操縱」,文中解釋「例如中移動在2001年8月16日業績公布後,由於低於市場預期而股價下跌近1成。若以美國市場而言,由於聯通是中國移動最主要的競爭者,因此中移動較差業績對聯通是個利好。但意外的是,聯通股價竟然也下跌了1成。在一個正常而有效率的市場,那是不應該發生的」。
筆者對上述的「發現」不大同意,首先,股市一向是沒有理性的,否則便不會引致這麼多人賠錢;同時更沒有X股下跌時則Y股便一定上升的道理,即使美國股市也一樣。記憶所及,美國的兩大PC電腦股Dell及Compaq或美國兩大汽車股GM及Ford,皆曾出現類似情況,於是致電美國投資界的朋友進一步求證,他們表示早前當其中一間電腦公司(或汽車公司)公布業績不佳,反映個人電腦(或汽車)銷售前景不濟,當時也曾拖累其主要競爭對手股價下挫。
換句話說,在美國這麼有效率的市場也會發生類似中國移動(941)及聯通(762)一同下跌的情況,則該文的立論便頗有問題。
基本上中移動及聯通雖是主要競爭對手,中移動的不利有可能利好聯通,但假若整體中國電訊市場不佳,則不論誰也不妙。相信讀者可能仍有印象,就是當時市場曾傳聞國內可能發出第3個流動電話牌照,既然多了一個對手,又怎會不對中移動及聯通皆構成威脅,因此中移動股價下跌,而聯通股價也下跌便一點也不為怪。
此外,該文指出,莊家們用聯通來操控港股,筆者好像很少聽聞大戶以聯通來推高或推低大市,於是向一些對沖基金朋友查詢,他們的看法也與筆者一樣,看來此點也不成立。
唉,隨後致電曹Sir,方察覺此君原來別有用心。
電郵:
譚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