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責任 要靠傳媒<br>曾蔭權:問責制不會獨裁

監察責任 要靠傳媒
曾蔭權:問責制不會獨裁

【本報訊】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昨向英商會推銷高官問責制(俗稱部長制)時,承認問責制下政治任命局長難以體現向公眾問責,因市民不能透過投票的過程將失職的部長轟下台;但他強調本港窮追猛打的傳媒必定每日揭發高官的失誤事件,令問責高官受到嚴密監察。

有權打電話給電台
曾蔭權先是為特首董建華辯護,強調問責制不會令董先生獨攬大權,成為不受約束的獨裁者,因為問責制不會也不能增加或減少《基本法》賦予行政長官的權力。
被問及港人不能對失職官員投不信任票時,曾蔭權就以傳媒的監察作為擋駕,他說:「我對傳媒披露官員犯錯有絕對信心,我可以保證傳媒一定揭露醜聞,但官員的佳績就難保證傳媒報道。」他又說:「我同意市民沒有權投票將官員轟下台,但港人絕對有權每早打電話給電台節目,暢所欲言。」
他又指出,問責制推行初期難免出現小毛病,那是自然不過;但為使新制能順利施行,當局會為問責官員制訂守則,並同時修訂為公務員而設的行為守則,以配合新制度。有關細節會提交立法會審議。

42%民意支持新制
他又形容現時公務員兼顧政治工作不理想,令高官疲於奔命,忙得如「無頭雞」(headlesschicken);而資深的公務員(olddogsinthecivilservice)也能適應新制。
另一方面,據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於本周一至周三進行的調查顯示,市民對推行高官問責制持正面態度居多,有近四成二被訪者表支持,只有三成不支持;而三成七被訪者相信實施問責制後,政府總體施政及掌握民意會變好。
不過,在問責高官和特首權力關係問題上,民意卻明顯呈現憂慮,有六成六被訪者不贊成高官若犯嚴重錯誤下台,決定權只在特首一人(圖一);另有五成六認同問責制會令特首更加大權獨攬,缺乏制衡。
至於對問責官員的組成,民意頗為分歧,主張由公務員或外界精英為主者平分秋色均佔三成(圖二);而接近半數被訪者坦言,對特首能夠在公務員以外找到足夠人才沒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