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的早餐文化已由白粥、油炸鬼的年代,走進雙腸煎蛋加通心粉的年代;有食家大歎:「食早餐實在好痛苦,喺香港要搵一碗冇味精嘅粥嚟食,真係難過登天!」
年屆五十的食家劉健威指出,早於五、六十年代,香港人一般吃早餐的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內」,身為一家之主的與三五知己上茶樓品嘗一盅兩件,妻子則與兒女在家中吃白粥和油炸鬼。及後,維他奶風行全港,麵包加一支維他奶,又或是豆漿加粢飯,就變成不少學生哥的早餐必然之選。
到了八十年代,快餐風潮席捲香港,漢堡包加汽水、香腸煎雙蛋配咖啡,變成小朋友、上班一族的精選早餐。
他說:「𠵱家乜都講快,食早餐純粹為咗充飢,買個麵包、買包果汁就叫做早餐,甚至乎連早餐都唔食,更加唔使講話識唔識得享受早餐啦!」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