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打工皇帝一年的收入,竟等於基層勞工一百七十七年的薪金。工會的調查顯示,三十三間恒生指數成分公司的董事及高層管理人員,平均年薪高達八百四十萬元,每日賺取薪金超過二萬三千元;但快餐店及零售連鎖店的員工,全年辛勞亦只有約四萬七千多元,一天工資僅得一百三十元。職工會聯盟秘書長李卓人批評,僱員收入嚴重不均,要求港府設立最低工資制,遏止工資不斷下降的趨勢。 記者:譚暉
職工盟按該三十三間上市公司的年報資料,以各公司最高薪的五名員工的薪金計算,該批打工皇帝每年賺取的薪金合共近十四億元。其中和黃董事總經理霍建寧、滙控集團主席龐約翰、長實副主席李澤鉅、電盈副主席袁天凡及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等,估計均在高薪一族之列。
立法會議員兼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表示,本港社會上有一批賺取極高薪酬的打工皇帝,但不少快餐店及零售連鎖店的基層員工,時薪只得十多元,而在失業率高企下,工資正不斷下降,「𠵱家咁多裁員潮,(被裁者)搵份工又減一減,搵第二份又減一減,減到頂唔順!」
他引述政府統計處的數據表示,去年全港月入少於五千元的全職員工有十一萬四千五百人,比前年的九萬七千六百人,增加百分之十七點三;同時每月收入不足五千元、但要每周工作六十小時以上的工人,去年全港有二萬五千七百人,也較前年的二萬人,增加接近三成。
李卓人批評基層工人工資不斷下降,「鬥平鬥賤」的局面容易引發社會不安。他今日會在立法會上提出動議辯論,要求港府成立獨立委員會,研究設立最低工資制度。
職工盟上周訪問了逾五百名市民,近七成贊成設立最低工資制,建議的平均最低時薪為三十四元九角。一向反對設立最低工資制的民主黨最近也改變初衷,認為可以研究為屋邨保安及清潔工設立最低工資的可行性。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公司管理層及前線員工的收入差距,的確不斷擴大。最低工資制雖可保障基層員工有最起碼的生活水平,但也須留意有關制度或帶來反效果,即僱主可用其他方式,如利用機械取代員工,令基層員工失去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