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行接連有併購消息,收購合併的原因不只是爭取經濟規模,加入市場的難度亦可以是一個很大的誘因。tom.com(8001)不斷進行收購,戶外媒體是其中主要對象,以此推敲,戶外媒體股是有可博之道。白馬(100)本身股東已有ClearChannel,加上專注於巴士亭,股價是偏強,但吸引性比不上媒體世紀(8160)及媒體伯樂(8072)。
這兩隻戶外媒體股都是多元化發展,而中港兩地都同樣有業務。兩者多年經營建成的全國網絡,是一項甚佳的屏障,因為不少廣告客戶的計劃是全國性的,因此在爭取新巴士或地鐵合約的時候,原有網絡所產生的協同效應,會令這兩間公司有能力付出較佳條件去爭取,外來媒體公司競爭力不會太大,中國入世也不會扭轉這個現象。外國媒體公司要入中國市場,收購現有網絡會是較可行的方法。
撇開併購概念,行業本身也有龐大增長空間,廣告業在中國應繼續擴張,戶外媒體公司成本結構以固定成本為主,使用率上升會令利潤顯著上升,現時業績不濟,主要是不少業務都未進入收成期而已。媒體世紀大股東是創投基金,會更易有機會被收購,但買股票主要考慮的是盈利,這一點則媒體伯樂較優勝。媒體世紀將上市集資所得大部分用於建設書報亭,形成盈利會有頗大變數,折舊費用會是負擔,而反應能否如預期則是問號;反而媒體伯樂相對專注及保守,甚至估值也較低。這也是講求耐性的股份,策略是小注作中長線投資,去博幾成回報,不是大注炒上炒落的對象。
電郵: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