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歐政治鐘擺向右轉

西歐政治鐘擺向右轉

勒龐當選其實延續了西歐政治鐘擺近年從左向右轉的趨勢。對於左右輪替,歐洲人本已習以為常,但勒龐與另一極右派候選人合得兩成多選票,全歐震動。
對於勒龐出線,法國保守派報章《費加羅報》以「地震」一字來形容,英國《太陽報》說這是「法國羞恥的一日」,德國ZDF公營電視台則說「全歐洲都響起警號」。
九十年代,西歐左派政黨紛紛報捷,英國和德國的左派政黨採用向中間靠攏的策略,結束右派執政十多年的局面。但近三年來,打着排外、反移民和滅罪旗號的極右派政客,卻陸續在西歐多國的選戰中得勢。如奧地利自由黨領袖海德爾曾公開讚揚納粹主義,前年大選中得兩成七選票排第二,加入了右派聯合政府。意大利後法西斯黨「民族聯盟」與疑歐立場強烈的「北方聯盟」領袖,去年都加入了右派聯盟內閣。

失業問題滋長排外心態
今年五月和九月大選的荷蘭和德國,同樣受極右勢力考驗。荷蘭反移民政客福爾蒂因上月在鹿特丹地方選舉獲勝。德國東部薩安州周日的地方選舉,總理施羅德領導的社民黨得票只排第三,對反移民保守派來說是強心針。
分析家認為,一體化進程中,嚴重失業問題令一些西歐人感到缺乏安全感,滋生排外心態,加上左右派漸行中間路線、政綱相若,令選民轉向極右以求變。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