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本地散戶鍾情買賣外幣和黃金,而近十多年,小投資者則紛紛撲向股票市場。事實上,隨着本地金融市場更趨成熟,五花八門的投資或投機產品相繼湧現,例如本版早前介紹的「可贖回」債券,以及下月推出的杜指期貨。最近,更有證券商推出可收息「窩輪」,以吸引一些進取得來,又期望作中長線投資的人。
對「窩輪」(認股證)稍有認識的投資者也知道,一般的「窩輪」絕不派息,但麥格理證券剛推出的「盈息認股證」則相當「破格」,如同正股般,定時定候派息,而派發次數和時間更是和正股同步。
麥格理證券衍生工具部經理雷裕武解釋:「雖然盈息認股證仍是認股證的一種,但投資風險及買賣目的,均與傳統認股證有很大分別。她是介乎傳統認股證及普通股的中間產品,風險較認股證低,但比普通股高,特別適合中長線投資者。」
盈息認股證的股價,約為正股的30至40%;舉例說,港燈的正股價為30元,盈息認股證的股價只是11.8元。然而,若跟傳統窩輪相比,其價格已高出一大截,因大部分認股證價格多在1元以下。
由此可見,盈息認股證的槓桿比率,相比傳統認股證低;換言之,涉及的風險和股價波動較低,故可以適合作為中長線投資。雷裕武坦言:「短線炒家相信不會對盈息認股證看上眼,因這類認股證的槓桿比率較細,上落較小。」
不過,說到底,盈息認股證的價格變動始終受到正股影響,並存着槓桿效應,故面對的風險相比正股為高。無論正股價格是升或跌,股證價格的升跌幅度必定高於正股。
此外,投資者需知道,任何認股證也設有到期日,其價格會隨時間而損耗,並有可能至到期日變得毫無價值,成為「廢紙」。
現時,麥格理推出了5隻盈息認股證,包括滙豐控股、長江實業、港燈、和記黃埔及盈富基金,投資者只要擁有證券戶口,便可在市場隨意買賣。
雷裕武提醒投資者:「想買盈息認股證收息,情況如同購買正股,必須在股息除淨日前買入,否則不獲派息。」
新鴻基投資策略師李錦認為,盈息認股證適合一些嫌窩輪風險太高,但又不甘心買正股收息的投資者;以港燈為例,其股價上升有限,購買盈息認股證則可以較少資金買股而又能收息。
他提醒投資者:「購買認股證會有溢價,但一般不會太高。此外,投資者須留意這類股證的成交量,現時普遍較低,阻礙了她的普及性。不過,投資者不應因此忽略了這類股證的獨有功能。」
除成交量外,輝立證券董事黃瑋傑認為,雖然盈息認股證的風險較傳統窩輪低,但投資者始終要留意正股的走勢以及股份的基本因素。
記者:袁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