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對於灣仔發生電車撞死人意外,專家學者指出今次意外十分罕見,反映現時裝設於電車底部的安全設施未能發揮作用,希望電車公司急謀對策。有區議員則表示,軒尼詩道經常出現途人亂過馬路險象,呼籲當局加設地底隧道或行人天橋,以免同類意外再發生。
電車公司發言人昨日接受本報查詢時指出,現時行走港島的一百六十一輛電車,約十年前已在車廂頭尾及車身四周加設俗稱「裙腳」的金屬板,並在車底設置防撞木,以防交通意外將路人或雜物捲入車底。
其他交通工具是由運輸署進行檢查,而電車則由機電工程署每年定期檢驗,通過測試才能行車。昨日發生意外的現場在一九九六、一九九七年間,曾是電車出軌意外黑點,但隨着改善工程展開,出軌意外已較少發生。
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一級科學主任盧覺強工程師質疑,今次意外中有關安全裝置未能發揮作用。他指出,雖然金屬「裙腳」與地面保留數吋距離,但一般情況下電車將人捲入車底並不常見,加上電車在市區行駛時速不超過二十公里,估計今次意外因為司機未能及時煞掣,以致電車撞倒途人後還把她捲入車底。
灣仔區議員謝永齡則表示,軒尼詩道行人亂過馬路情況嚴重,但現時當局只集中疏導行車擠塞問題,行人安全則靠自律。他續稱:「灣仔的軒尼詩道就像旺角彌敦道,同樣是旺區心臟地帶,旺角的交通問題近年已有改善,為何軒尼詩道仍然險象環生呢!」他希望當局考慮增建行人天橋及地下隧道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