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由樹上掉下來,啟發牛頓始創萬有引力定律。但若當時繼紅蘋果之後,竟掉下一個青蘋果來;或先掉下橙,再來的卻是檸檬,那麼牛頓最終想到的……會是甚麼?
一棵果樹會掉下不同種類的水果來,不是天方夜譚。澳洲新南威爾斯省的韋斯特夫婦早已在他們的一千公頃果園內,成功培植出五類不同的雜果樹,並自一九八九年開始發售小樹供人種植。現時他們每年向澳洲全國六省兩區平均各售出六千棵小樹,是一門廣受歡迎的獨市生意。
他們將公司命名為「雜果沙律樹公司」(FruitSaladTreeCompany),意思是說,種一棵雜果樹,就足夠弄一盤雜果沙律,不假外求。這不但適合貪方便的人,更受市郊居民歡迎——想種很多水果來吃,無奈家無花園,或小院子裏只得一片小園圃,那麼種一棵雜果樹就最理想不過了。
那五類雜果樹分別是:核果樹、柑橘果樹、多種蘋果樹、多種日本梨樹及多種梨樹(見附表),每棵最多可種出八種不同的水果。以柑橘果樹為例,一棵就可培植出兩種橙、兩種柑橘、檸檬、酸橙、橘柚和葡萄柚,種類與數目可自由配搭。不過,同一棵樹只能培植出屬性相同的水果,柑橘屬果樹就種不出核果屬的桃或李。
雜果樹當然不是由一棵種子長出來,而是靠接枝培植。韋斯特夫婦的第一棵雜果樹,是將其他果樹的幼芽嫁接在一棵李樹的樹枝上培植而成。現時他們栽培出的小樹,可供顧客種在泥地上或花盆裏,長成後最高不過三公尺,闊不過兩公尺,舉手便可摘到果實,毋須爬梯。
據該公司網頁
韋斯特夫婦本來是悉尼的上班一族,丈夫任職鐵路護衞員,太太是演唱會宣傳公關,後來放棄工作,來到新南威爾斯省埃馬維爾鎮西北面一個人煙罕見、電話與手機時常接不通的地方開設牧場果園;在羊毛生意日漸艱難後,他們將全副心機放在培植雜果樹方面,曾嘗透失敗滋味。
韋斯特說,他們試驗了很多種嫁接培植方法,才成功令一棵樹上的水果在不同時候成熟。
這些雜果樹均需細心料理。顧客將小樹種在地上或盆裏後,要時常留意各條接枝的生長速度,修剪生長得較快的枝葉,否則各種水果所吸收的營養便不均衡;此外,還需拔掉由泥裏或樹幹抽出的芽枝。
由於雜果樹每棵均需悉心呵護,因此韋斯特夫婦放棄交由種植場或百貨公司發售的計劃,主要透過網頁或園藝展覽會促銷,靠電郵接定單,但生意仍愈做愈好。除在國內售賣,還開始將業務拓展至海外。首批海外定單來自美國,預計今年七月付運。
《澳洲人報》/雜果沙律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