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自從迷上了玩搖搖之後,搖搖幾乎成為了他身體的一部份,除了吃飯、睡覺、做功課,搖搖不停地在他手中飛來飛去,有時一個、有時兩個。
在日本的街頭發現一種像是迷你毛巾護腕的東西,分別是護腕是套在手腕上,此迷你產品則套在手指上。戴上後型則型矣,但想不到實際用途是甚麼,總不成是護着手指挖鼻孔吧?經陳輝虹提點後,一言驚醒夢中人,不知是否此設計的原意,但如果用來在玩搖搖時護着手指,不失又型又好用。
二話不說,立即弄來兩個準備送給外甥,但一打開門,發覺外甥手中的搖搖已變成一個陀螺,更見他非常樂此不疲地在研究。有點不服氣,問他陀螺有甚麼好玩,搖搖還算有點技術可言,但光看着一個陀螺在轉,算甚麼英雄大丈夫?外甥反問我有沒有時間,因為解釋需時。他首先拿出一個塑膠製的盤,上面印着「格鬥場」,然後他掏出兩個不同的陀螺及一張目錄,詳細地為我解釋哪款叫「玄武」,哪款叫「白虎」,甚麼是進攻型,甚麼是防守型。心裏加倍的不服氣,陀螺就陀螺,甚麼進攻、防守型?外甥再問我有沒有時間,不妨實戰格鬥一番。咦?進攻型的果然較有把握將對手擊出格鬥場,防守型的又果然能夠借用對手的旋轉力化為己用,轉極都重喺度轉,雖然只是陀螺,但加上了「鷹爪剋蛇」式的一物制一物理論,果然有學問。
嘻嘻哈哈的玩了一頓飯時間,發覺陀螺原來都幾好玩,但最好玩的其實是人,陀螺只不過是一項工具,將我與外甥連在一起。
相信第時外甥大個時都會記得,舅父曾經陪過佢玩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