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巴士之父」稱譽的中華汽車(簡稱中巴)創辦人顏成坤逝世剛1年,便傳出中巴被收購的消息。雖然中巴歷史悠久,但顏成坤家族一直十分低調,從不接受傳媒訪問,故無從得知顏成坤出生日期,其死後訃文,也只是寫「在世寄居九十餘載」。
雖然中巴把成立日期定於1933年,但其實早在1925年已經開業,經營的巴士線是在九龍尖沙嘴一帶。20年代本港已有巴士行走港九各區,但各自經營,沒有規劃。1925年,上一代已在港經營抬轎生意的顏成坤,看好巴士前景,與外父黃旺財(黃耀南之父)合作創辦中巴。
1932年,港府決心整頓巴士業務,公開招標承辦巴士業務,顏成坤以34萬元奪得港島區專營權,藉收購其他巴士公司,於1933年組成新中巴,當時另一奪標者為九巴(062)。至1948年再獲港府延續專營權。
顏成坤在商場得意之時,也在政壇獲得港英政府賞識。1946年成為首位獲委任為市政局議員的華人,並先後在51年及59年,成為首位晉身立法局及行政局的議員,甚至在59至61年兼任立法局首席議員,可說是顏成坤政治生涯的高峯。
六、七十年代是中巴全盛時期,在顏成坤的掌舵下,中巴非常進取,不斷拓展港島區地盤,令中巴盈利有長足增長,76年時已年賺二千多萬元。而中巴更在62年上市。不過,隨着地下鐵路落成,加上顏氏被評為「家天下」的管理,中巴王國日漸衰落。
隨着顏成坤年事漸高、經營保守、服務質素惡評如潮、車隊老化,再加上員工因薪酬及福利問題發動多次罷工,迫使政府將中巴專營路線公開競投,中巴經歷65年的王朝,卒於98年8月31日午夜後正式瓦解,顏成坤也於去年4月病逝於養和醫院。
記者:范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