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人物素描:<br>詹宏志論《蘋果》《壹週刊》

財經人物素描:
詹宏志論《蘋果》《壹週刊》

去年2月,網絡科技泡沫爆破,在台灣文化界舉足輕重的詹宏志壯士斷臂,解散旗下長期虧蝕的網絡報章《明日報》,剪掉自己的一把長髮,更將百多名員工推薦給當時剛進軍台灣傳媒業的壹傳媒(282)老闆黎智英。當時,大家都期待着看,這兩位惺惺相惜的傳媒狂人,到底會擦出甚麼火花?豈料3個月後,詹宏志旗下的PCHome集團與李嘉誠的Tom.com(8001)結盟,合作開拓中國市場。
一時間,詹宏志為甚麼捨黎取李?三人之間的關係如何?成為更引人入勝的話題。當時,詹氏的解釋是與黎智英「在方向和意識形態上差異很大,目前看不到合作的可能性。」那刻開始,他每次見到傳媒,一定會被問及對黎智英的看法。
上周六,曾明言「對黎智英有一定的欣賞」的詹宏志接受記者訪問時直言,站在讀者角度,台灣《壹週刊》是成功的,比香港《壹週刊》和《蘋果日報》都做得好,尤其是在查證事實來源方面;題材亦比較實在(solid),但站在業務營運的角度卻並不成功。他認為可能是經營者初期低估了這方面的難度,加上創刊時正值整體經濟氣氛不景,以致「一路都做不起來」;他更說若仍持續虧損下去,未來的發展會很困難。

取決辦報者眼光
對於《蘋果日報》即將進軍台灣,詹宏志說即使對當地報業造成衝擊,相信也是好事;但成功與否不在於《蘋果》是否適合台灣人的口味,而是取決於辦報者對當地的了解。
對於Tom.com這個合作逾年的夥伴,詹宏志一再讚揚以王兟為首的管理層,例如Tom在200天內,便將台灣最大的印刷媒體併購在一起,而這也是沒有太多資本市場經驗的他要找Tom做夥伴的原因。
現時,詹宏志是Tom印刷媒體業務HMG的總舵手,肩負帶領Tom於大中華建立最大中文媒體平台的重任。他說早於創辦城邦和PCHome之初已有這個理想,並已構想到在那一個階段引入策略性夥伴助自己圓夢,當時預期至少也要花上15年,但觀乎HMG的發展走勢,相信不難提前實現。
記者:何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