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卡及地鐵票一度成為收藏品及另類投資的選擇,香港亦有不少郵票社會兼賣這些產品。
以地鐵票而言,香港市民日常都會乘搭地鐵,所以地鐵票變得是一種很親切的產品。收集地鐵票,情況就如一些收藏家收藏昔日電車票、巴士票及船票一樣,把這些票收藏起來,只是懷舊一番,並沒有考慮到投資價值。
但不知是甚麼原因,竟然在97回歸以前,炒賣地鐵票。地鐵票通常是全彩色印刷的,設計較為現代,又容易收藏及打理,因此曾經一度成為人們收藏的焦點。在那個年代,地鐵公司亦會久不久推出一些珍藏紀念票給市民購買,其中一套筆者最有深刻印象的,就是12生肖地鐵紀念票,因為地鐵每年只會發行一套紀念票,所以要儲齊1套,要等待12年,十分考耐性。在金融風暴之前,1套地鐵12生肖紀念票,價格曾達3千多元。記得有1年,地鐵把原本儲起的數千套12生肖紀錄票推出來作慈善拍賣,因為筆者遲了收集地鐵票,因此花了數千元投了1套12生肖地鐵票收藏,一來可以做慈善,其次可以擁有這套難以搜集的地鐵票,這套慈善票還附有1個木盒,十分有紀念價值。
不過說到投資價值,地鐵票就十分缺乏,除了因金融風暴之後,人們減少玩意的消費外,八達通的出現亦成為主要原因。市民乘搭地鐵不需要每次買票,地鐵減少了發行紀念票的次數。因為少了接觸的關係,結果愈來愈少人收藏地鐵票,令到地鐵票的收藏價值大降。
麥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