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成交轉活,上周連續3日都逾90億元,明顯係有新資金入市,多家大行亦看好後市。港股自突破下降楔形及大型頭肩底頸線阻力後,市場大升而又有成交配合,再展升浪之勢已可獲確認,今後將係反覆向上之局。短期恒指若有機會調整到11000水平,將係低吸的最後機會,今年有兩個大升浪的預測不變,分別係第2季的13000,以及第4季的14500至15000。
多家大行包括美林、里昂、寶源、BNP百富勤和摩根大通等都看好港股後市,理由係港股相對東南亞地區股市為落後,將吸引資金流入,預期日後上升空間會頗大,恒指在衝破12000大關後,將可見12800。藍籌股方面,筆者轉屬意中國移動(941)及和黃(013),前者今年目標可見30元,升幅可達23%;後者83元,升幅亦接近20%。
國企股去年的業績,令人驚喜的少,令人失望的多。上周五的南京熊貓(553)事件,則是兩者俱備,去年驚喜,去季大失所望。
內地股市規定A股公司須報告季績,國企中有A股發行的亦須每季派成績表,因此,在每年的1、4、7和10月,國企股價亦會變得更為波動。
公路股係國企中業績表現較為穩定者,去年5家除四川成渝(107)盈利僅上升4.9%,其他升幅俱有雙位數,尤以江蘇寧滬(177)的增長22.2%最為突出,浙江滬杭甬(576)升幅亦接近2成。至於紅籌股越秀交通(1052),去年獲利2.2億元,更大增75.9%,每股盈利21仙,往績PE7.6倍,係公路股中最低一家。
以中長線投資為出發點,公路股有機會可財息兼收,其中尤以息率較高的寧滬、滬杭甬和深高速(548)較為吸引;至於越秀交通,PE最低,日後股價升幅亦會較大。
郭兆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