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問責制的結構公布了,我留意到房屋局及規劃地政局將合併,同時傳媒也多次透露新的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會兼任房委會主席,不但如此,據說房協也會併入房委會。
我認為這個新的結構將對樓價有利,過去5年樓價下跌,開始時,大家歸罪於「八萬五」,後來「八萬五」沒有了,但每一個決策局、法定機構各自為政,停售居屋的同時,私人發展商的樓盤則接二連三的提供大量的樓房,樓價如何升?
將來,香港會有一個全面統籌房屋政策的問責局長,儘管法律上這位局長只向董特首負責,但輿論的壓力、立法會的不信任動議,將來的這位局長,怎麼敢不全力以赴。
問責局長中,我相信大部是由商界人士出任,這才能得到新人事、新作風、新政策的作用,而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如果是由某一位地產發展商出任,你就不必擔心樓價不會升。也許,最受負資產人士歡迎的局長應該是信和置業(083)的黃志祥,從80年代初至今,信置從不改其地產大好友的形象。
不論誰當局長,刺激樓價上升是最重要任務,樓價不升,消費市道不濟,香港是個700萬人口的大都市,700萬人所組成的消費力量,足以左右香港的經濟。近來常為香港傳媒稱讚的韓國經濟,靠的就是內部消費的增長,中國內地更不用說,過去5年的增長主力就是內部的消費。
曾淵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