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沉重的債務、再大的生活壓力也不應該成為自戕的理由,更不是把子女推上絕路的藉口。
雖然自金融風暴以來香港已先後發生過多宗燒炭自殺的事件,雖然自經濟逆轉後香港也先後出現過好幾宗父母帶同年幼子女自殺的慘劇,但每宗新的家庭慘劇依然讓人傷心不已、震驚不已;因為又有年輕的生命被橫蠻地終止了、又有無辜的孩子被無理的帶上絕路。不幸的是在剛過去的周末不足十多小時內,竟然發生兩宗這樣的慘劇,讓三個未滿十歲、原本鮮靈活跳的孩子失去了生存的機會,這實在讓人感到莫名的悲痛、感到難言的傷感。我們實在難以明白,怎麼父母會忍心把最依靠、最倚賴他們的無辜孩子領到絕路的呢?怎麼父母會忍心把孩子的希望和前途親手扼殺的呢?
毫無疑問,近幾年本地經濟逆轉的確讓不少家庭陷於債務纏身、朝不保夕的困境,為人父母者也的確面對極為沉重的生活及其他壓力;但是再沉重的債務、再大的生活壓力也不應該成為自戕的理由,更不是把子女推上絕路的藉口。要知道即使債務沉重甚至被迫破產,孩子在香港依然有受教育的權利及機會,孩子依然可以有基本的生活及醫療保障,讓他們可以繼續學習、繼續成長,開展他們的前途。事實上即使在目前低迷的環境下,本地小孩依然比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小孩有更好、更多的發展機會,為人父母的有甚麼理由要扼殺孩子的生命、葬送孩子不可估量的前途呢?
更何況政府、社會組織、福利機構、學校、鄰舍都比以前更願意提供支援服務、更願意對個人及家庭的不幸施以援手;例如本報昨天報道的貧困家庭就因為學校當局及同學及時發現問題,予以即時援助並轉介到其他機構,結果令有關家庭及一對小姊弟得到急需的幫助。在安全網、支援網絡都比以往完善得多的情況下,成年人特別是為人父母者怎麼不去積極尋找幫助、尋找出路,反而執意尋死並要年幼子女一起走上絕路呢?這實在是極不負責任的做法。
面對燒炭自殺,特別是帶同子女燒炭自殺的案件一再出現,社會團體及志願機構已不斷想方設法希望制止,有團體甚至建議在炭包印上勸慰字句及求助熱線號碼,希望在最後關頭起一點作用。這個建議雖然未必有效,因為決意尋死者到買炭包時極可能死志已決,不會再理會甚麼字句;但類似的建議顯示社會各界都希望盡力防止家庭悲劇、特別是涉及年幼孩子的悲劇再發生。而作為孩子「避風港」、「庇護所」的父母,不是更應該善用社會的幫助及支援,盡全力保護孩子生存及成長的權利嗎?
(圖)燒炭自殺成風,社會各界應高度關注。